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ldquo书rdquo中华诗词,

发布时间:2022-5-6 18:40:22   点击数:
北京最好的痤疮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在中秋许下美好愿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他乡望明月寄思念。

“又是一年月圆时,金满桂枝共婵娟。”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中秋节的节日氛围和传统的节日风俗,了解我国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了“书”中华诗词,“画”中秋愿景主题的中秋节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体验节日氛围。

寻中秋之源

洪艳青老师以“中秋“为主题发表国旗下讲话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中秋节的来历,从中体会了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画中秋之景

欢畅!

画笔绘月圆。

浓浓!

七彩添芳香。

扮中秋之韵

跃雀!

巧手捏玉兔。

浅浅!

明眸织月光。

书中秋之意

噫嘘!

墨香叹时光。

悠悠!

书词念故乡。

赏中秋之美

看天清如水,待月明如镜。古有闹玉兔之灯,今至惜良辰美景。

孩子们画嫦娥、涂月饼绘出心中美好的中秋。

精致

中秋月饼飘又香,揽月入怀韵味藏。”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一幅幅作品,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幻成了表达祝福的“小精灵”。

采集一束月光,收集一缕清风,书写一段祝福,轻念一声问候。

评中秋之味

它是辛弃疾笔下“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的借月抒志;它是苏轼心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团圆之梦,它在评委眼中是孩子们的情谊、祝福。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了解了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的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等,从中体会了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顾问:张志明

图文审核:王志玲

图文编辑:刘葆莹张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jbjj/134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