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基本简介 >> 潮汕地区关于中秋的民间习俗
在潮汕地区,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中秋节烧瓦窑的风俗习惯。据说这个习俗也是源自于村民们反抗元兵。在古时候,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村民们的村落相隔得比较远,给他们交流信号带来了不便。于是有人就想到用烧瓦窑的方式来传递行动的信号,只要看到瓦窑的火光就是可以行动、进行起义的信号了[9]。
烧瓦窑的活动,一般是在晚上进行且在空旷的广场进行。烧瓦窑的规模也有大有小。一般大型的烧瓦窑活动,瓦窑有几层楼高,一个八米的瓦窑要用到四千多条砖,两万多张瓦还有七吨多的木材来砌成的。堆砌这样一个塔,瓦片是众人一块一块这样传递上去堆砌的,上面负责把瓦片堆砌起来的师傅,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可以胜任,看着师傅轻松灵活地把一片片瓦片叠上去,看似好像容易,其实并非易事。其实堆瓦窑是一件体力活,一天下来,人们已经精疲力竭了。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又是乐在其中的,看着高高的塔,充满了成就感。
到了晚上,村民们会自觉聚集到广场上来一起参加观看烧瓦窑的活动。现在人们建的塔越来越高,活动也举办得比以前壮观。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潮汕人,他们小时候中秋节玩烧瓦窑就是去外面找那些废弃的小瓦片,然后几个人围在一起堆砌,那个塔的高度可能就到他们的肚脐那里,然后再找来稻草或小木材填充进去,接着就是烧窑了,当时的他们也是玩得不亦乐乎。
现在瓦窑已经可以建到几层楼高了,民众的情怀依然还在。在点燃瓦窑里的柴火后,看着瓦窑的火越烧越兴旺,民众的心情也越来越亢奋。在瓦窑燃烧的过程中,会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随着火势的增大,围观的民众还会时不时地朝瓦窑撒一把盐,这时瓦窑发出的声响就更大了,火势也变得更汹涌。到烧得最旺的时候,火光冲天,一时间,仿佛是在白天。瓦窑喷出来的火光也可以喷出几米高。这时群众随着瓦窑燃得越来越旺,欢呼声也越来越高。在瓦窑的顶部,还可以看到烟花,在瓦窑烧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烟花的燃放更是增加了活动的壮观性。瓦窑燃烧发出的声音、烟花燃放的声音,民众欢呼的声音,热闹非凡的场面,声音震耳欲聋,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