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秋高气爽。再过几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中秋佳节。九月是个收获的季节,站在乡野间放眼望去广袤无垠的大地一片金黄,这是丰收的颜色。当初祖先们设立这个节日的时候,主要也是为了庆祝丰收,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让我们来看一下中秋佳节的由来和各地的
中秋习俗。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从唐朝开始算起,中秋节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南北方生活性的不同,节日习俗也有所区别,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以前北方中秋团圆夜,一家人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苹果是绝对不能少的。月饼寓意团团圆圆,苹果寓意平平安安。一些人家在自己的家中赏月,并摆上月饼等食品或安排家宴,老少团圆,共同赏月,此时真有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意境。南方人过中秋的习俗又是什么呢?古代战乱很多北方人南迁到长江以南地区,每个地区由于迁徙的客家人按照籍贯、家族姓氏不同、生活习性的不同,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习俗。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广东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江浙一带中秋爱吃月饼外,南京人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喝桂花酒。浙江人基本也是如此,此时鸭子、鲈鱼正是当肥时节,所以会有“鸭子芋艿”、“莼菜鲈鱼”等菜肴,然后畅饮桂花酒。在这里提到的桂树在南方人眼里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其中广寒宫中栽种的桂树,加之八月桂花盛开,香气扑鼻,桂同音于“贵,”所以桂花在南方人心目中可见有多么珍“贵”。随着社会发展,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很多习俗已经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团圆、赏月、吃月饼这些习俗,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皓月当空,那份遥寄的思乡之情永不会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youbojixie.com/jbjj/1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