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基本简介 >> 那些即将被遗忘的中秋习俗,还有多少人记得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到了,中秋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家家吃月饼、赏明月。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大,所以在这一天赏月显得更有情调,中秋节也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富诗情画意的民俗节日。人们仰望天空那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在胶东半岛,中秋节还有一些特殊风俗。
?刮芋头,吃黏糊饭在胶东农村,中秋节这天,刮芋头,吃用芋头做的面是必不可少的。有这个讲究就是,八月十五这天开工,第一次刨(芋头),吃芋头面汤的意思是日子有余头,面汤表示美好的日子源远流长。
喝羊汤,吃牛、羊肉水饺中秋节喝羊汤,吃牛、羊肉水饺也是胶东半岛特有的习俗。据悉,元朝末年,胶东半岛的人们受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当时蒙古人以羊是他们的祖先为由禁止汉族人吃羊肉。后来,推翻了元朝的残酷统治后,为了庆祝胜利,胶东半岛的人就在街道两旁支上大锅,煮全羊一起分享。中秋节喝羊汤也渐渐演变成当地的习俗。如今,烟台当地人们还保留着中秋节吃牛、羊肉水饺的习俗。
做“月糕”,蒸“糖帽子”在莱州,家家户户在中秋节到来之时,都要做“月糕”蒸“糖帽子”,用这传统的习俗祈祷全家团团圆圆,甜甜密密。
一只手拿碓臼的猴子做在莲花座上,莲花上面插着几颗鲜红的大枣儿,整个造型色彩艳丽,制作精美,活灵活现,这就是“月糕”,也被民间称做“猴捣碓臼”,是用面做成的。插上这一溜的枣,象征着五谷丰登,插上这个猴,源于传说,八月十五月亮出来的时候,月亮里面有个猴捣碓臼,就这个意思。
胶东农民不仅要做这个造型别致的“月糕”还要蒸上几锅“糖帽子”,他们把这个“糖帽子”涂上颜色,做成猪、牛、羊各种家禽的造型,祈盼家畜兴旺,而做成小孩儿的模样,则是希望家里的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到了晚上月亮出来,把天井(院子)里放上桌子,(把糖帽子)放在桌上供养月亮,糖帽子里面包有糖、有枣,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和和睦睦,这也是老辈传下来的,一辈儿传一辈儿,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
麦箭即墨中秋节要吃一种食品叫“麦箭”。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诸城从这天起开始吃芋头、地瓜、花生、萝卜和雏鸡等,叫做“尝鲜”。
蒸包子改善伙食中秋节当天的早餐、午餐也要改善,一般都是要蒸饽饽、包子,给一家人改善伙食。据相关民俗专家介绍,在整个山东都有当天吃饭改善伙食的习惯,只不过各地有所不同,像济南,早餐吃米饭,中午吃水饺,而胶东其他地区是中午蒸饽饽、包子。
图文根据网络编辑
赞赏
长按治好白癫需要的费用济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jbjj/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