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月亮文化 >> 中秋螺
走过中国很多的地方,同时也体会过不同民族的节日文化,然而却有一种回忆,一种儿时的回忆。
在那明敞,皎洁的月光下三两伙的看着月光,看上面是不是真的有一颗桂树,是不是真的有一只兔子在捣药,嫦娥是否是真的存在。。。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从那盘紫苏炒螺说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秋过节,我们家就一定得有螺,用我们广东话来说就是“嗟”螺。其实螺没什么讲究的,可以是田螺,也可以是石螺,有的地方可能是山坑螺,我也见过一种一只手指长的螺,反正螺不螺的无所谓,重点在与吃螺需要放紫苏(当然有的人喜欢放酸菜),放辣椒。中秋过节吃螺就这样成了一种习惯,就好比过节得喝汤,看电影得买爆米花。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中秋不一定就得吃螺,那是广东人的习惯,其实这也不一定正确,因为广东有的地方不一定过中秋就得吃螺,我也遇到过很多身边的朋友他们中秋可能就是月饼,柚子什么的,而中秋吃螺可能也就特殊的一些地区,可能是靠近江边,可能是靠近大山脚下,也许是水田较多的地方。这些中秋吃螺有可能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区域,或者特定的事件中流传下来。
中秋吃螺我想吃的不一定是螺丝的味道,而是一种回忆,一种传承。
我记得第一次中秋吃螺,那是家里养了鱼塘,鱼塘干了去抓的石螺,辛苦了一天的收获,最后在皎洁的月光下呈现出来一盘香辣诱人的佳肴,更甚的是那时候身边总会有三五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在欢声笑语中讨论月亮,埋怨螺子的辣,有的可能会哼唧几句,有的会学黄俊英的相声小品。。。
中秋吃螺,这是老一辈教下来的东西。家里的老爷辈每到中秋都会准备一盘螺子,月光下,几个老人,几杯白酒,一盘花生,就那样坐着,聊聊家常。那时候我们总会在他们不经意间偷吃几颗花生米,螺子需要等凉一会再快速抓一把,试过一上来就抓螺子的,被烫过手以后就学乖了。可能那时候月饼,柚子的都需要钱,而螺子却是大自然赠予的美味。
中秋吃螺,吃的是回忆,回忆的是那段岁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