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挂号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宋代陈光朝《中秋月夜》
中秋起源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风俗习惯1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2而中秋除了赏月,人们也会联想到了桂花。在我国,桂花有“九里香”之誉,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传统名贵花木。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天降灵实”,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由此可知,桂花在人们心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其影响,不仅表现在它的象征性和“香九里”花香上,在人们饮食上更是明显,用桂花做的桂花茶、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酱、桂花蜜等等、等等。甚至,菜上面也会直接加桂花上去的;厉害了,我的桂花。其实呢!每当提起中秋,大宝最爱可还是月饼,自小时候便是如此。小时候的中秋节,没有奇奇怪怪的水(冬)果(瓜)味、咖啡味,没有过度华丽的包装,五仁月饼也还混得好好的。即便近年来很多网友们不断声讨五仁,大宝还是会爱着这个伴你度过童年的五仁。中秋选择太多,总会徒增烦恼,人类的好奇心大多随年龄增长而消退,而现在的你还愿意对大宝又或者是自己试问:“吃一小勺月亮会如何?”这样的问题吗?说回大宝自己,现在依然喜欢过去那种简单的开开心心吧!吃着简简单单的莲蓉月饼,屋里放着熟悉的动画片,抬头看两眼月亮,幻想自己住在月宫里,身边有夜礼服假面什么的……就特别美好呀!“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远在他乡的游子,用这一句诗最合适不过了。在这夜的美好景色里,思念远方亲朋的你,不妨仰望夜空赏赏月。大宝祝您中秋快乐,团团圆圆!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本期至此谢谢观看内容部分参考:百度百科、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youbojixie.com/ylwh/1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