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巧落双减传统先行华中附小开展庆中

发布时间:2025/8/3 11:18:03   点击数: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双减”,无疑是近期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如何有效落实“双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育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成长,华中附小的老师们做出了颇具价值的探索和尝试。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来有着家人团圆、一起赏明月、尝月饼的习俗。中秋节前夕,9月18日下午,华中附小的萌娃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劳动课时间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巧落‘双减’传统先行”的主题活动。

话中秋

各班召开中秋主题活动,班主任们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们了解了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中秋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广大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画中秋

孩子们用五彩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饱含民族情、家乡情的美丽画卷。有的作品描绘的是与家人中秋佳节共吃团圆饭的场景,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有的作品融入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有的作品则描绘了富有特色的家乡风景,寄托浓浓家乡情……

小小一方画纸,蕴含着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孩子们出色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不仅有对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还有对亲人们的依恋以及对祖国的祝福,寓意深刻却又充满了童真童趣,令人印象深刻。

诵中秋

学校开展了“情满中秋,诗词吟诵”的迎中秋诗词大会。每个孩子都精心准备,以诵读传统经典诗句的方式来欢庆中秋佳节,诵读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声音传播了最美的中国诗词文化。

附小萌娃们通过朗诵经典诗词,展现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的丰富场景,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一首首优美的诗词“烹饪”出一席色香味俱全的中秋诗词盛宴。

制中秋

团团圆圆小灯笼,孩子们利用废纸、纸盒、卡纸等材料制作了中秋灯笼,开开心心展示自己的作品,充满创意、制作精美,在这个活动里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培养了动手能力及环保意识,还增进了亲子感情,真是浓情中秋,“灯”感幸福呀!

孩子们还把收集到的中秋灯谜写在小纸条上,粘贴在灯笼上,让同学进行竞猜。同学们兴味盎然,跃跃欲试。看,他们有的手指谜题,冥思苦想;有的交头接耳,交流想法;有的终有所获,喜笑颜开。

猜出谜底的同学兴高采烈地找老师兑换奖品,接着又迫不及待地投入新一轮猜谜中。猜错的同学也毫不泄气,回头再来。课室里不断传出欢呼声,孩子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织中秋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老师们精心备课,课堂上,师生首先一起了解了编织的历史、种类以及用途,接着家长志愿者为大家展示了多种的编织方式,精巧多样的编织使同学们连连惊呼,感叹古人的智慧。

编织的传统方法简单一些,大部分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够做出一个漂亮的编织物,一根线绳,三缠两绕,手臂翻飞间,小巧精美的编织物就完成了。

看到自己制作出精致的作品,同学们对中国编织的神奇自豪不已,对中国传统文化肃然起敬。

做中秋

月饼圆又圆,象征团圆和睦,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怀敬惜之心,感生活之美,华中附小开展制作月饼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揉面、做皮、包馅、搓圆、压模……虽然都是第一次尝试,但认真学习了月饼的制作过程后,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各异、韵味十足的手工月饼就成型了。每一个月饼都饱含着孩子们满满的用心,都是沉甸甸的心意。

捧着自己做出来的月饼,闻着浓浓的饼香,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的微笑。

随后,孩子们还将做好的月饼送给自己的老师们品尝,感谢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导与关怀。

一场传统主题活动不仅让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和习俗有了深刻的学习与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劳动创造生活的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了感恩与分享。在同学们灵巧的手指下,纷飞的是创新,新颖的是思绪,演绎的是特色!

“双减”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本次主题活动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实在课程、在课堂,只有扎根于此,才能有效的减轻压力提升质量。在“双减”的路上,华中附小将不断探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不懈努力!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附属小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ylwh/162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