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儒果儿FM中秋习俗知多少,快来看看有

发布时间:2022-3-2 21:52:32   点击数:

*图为山大自制中秋月饼

儒果儿按:

今年,中秋和国庆双节合璧,一定要好好享受这美好的小假期。关于中秋习俗,除了传统的吃月饼和赏月,不知道同学们家乡的习俗都有哪些呢?想家但又回不了家的同学们也可以去尝尝齐园的提子月饼哦,非常好吃的哟~

●中秋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汉代,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成为一个传统的活动。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节日活动也丰富起来。唐代文人写诗就多有以“八月十五”“中秋”为题者。从两宋至明清,中秋节愈加隆重,逐渐成为与元旦齐名的主要传统节日之一。

●古代中秋节俗●

我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这一习俗发展到后世逐渐完备,每逢中秋,家家户户要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唐代有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表明当时赏月已经成为中秋节习俗之一。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赵佶《闰中秋月诗帖》

●各地中秋节俗●

虽然现在中国许多城市地区的中秋习俗已经大大简化,但在许多重视传统的地方还保留着许多别具特色的节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据说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女子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女子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烧塔在潮汕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潮汕中秋夜的烧塔活动

江南一带的民间,中秋节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块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即桂花糖,取名自屈原《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女子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四川人过中秋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庆云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人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万全称中秋为“小元旦”,在月光纸上绘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则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陕西西乡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必食西瓜。

民国时期的关云长夜读春秋画像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兴盛,不过吃月饼和设宴赏月的习俗仍普遍盛行,人们或与远方的亲人“千里共婵娟”,或与家人齐聚一堂、把酒言欢。无论以何种形式庆祝中秋,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双节福利●

将本条推送转发至朋友圈,即有机会获得山大定制U盘。一键转发,你就是那个幸运鹅!

一、本活动限山东大学全体学生参与;

二、将本条推送转发至朋友圈并保留到开奖日,即可获得获奖资格;

三、获奖者敬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hd/133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