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活动 >> 有一说一,你会给孩子的老师送礼吗
本文由“我在广东写故事”(ilove-style)原创。
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五星写手。
分析故事背后的人性和心理,探究事件的深层次逻辑机制。
兰兰跟琪琪是同班同学,这个学期被班主任安排成了同桌。
兰兰的学习成绩一直以来都是班里前三,所以能跟兰兰同桌,琪琪是很开心的,更开心的是琪琪的妈妈。
所以琪妈隔三差五地带着琪琪去兰兰家里作客,还约兰妈一起吃饭、逛街、买衣服。
兰妈觉得琪妈为人热情好客,加上两家女儿是同学兼同桌这层关系,且两人又同为家庭主妇,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跟琪妈之间的友谊得以快速升温。
这天,两位妈妈又约一起逛超市。在挑水果的时候,兰妈提到,后天就是中秋节了,你说我们要不要送礼给老师呢?
琪妈试探性地反问道,你觉得要不要送呢?我随你,你送我就送,你不送我也不送!
兰妈长叹一口气,其实我一直很反对给老师送礼这种坏风气,对我们家长来说,礼轻了又拿不出手,礼重呢,又不舍得;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良的引导,造成一种攀比的心理;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风险隐患,被查到了肯定前程尽毁。所以,我决定,今年开始不送礼了!
琪妈马上附和道:“对对对!我也不送了!此风不可长!”
两人一拍即合,然后继续开开心心地逛超市。
中秋前这一天放学后,兰兰和琪琪一起走向校门,准备坐公交车回家。还没到校门,琪琪突然说,不行了,我肚子疼,先回去上个厕所,你在这里等我哈!
说完,琪琪就往回跑,留下兰兰一个人在那里吹凉风。兰兰心想,也不知道她要蹲多久,算了,我也回去上个小号吧!于是就开始往回走。
这时,兰兰远远地看到琪琪并没有奔向教学楼的厕所,而是进了老师的办公室。出于好奇,兰兰就跟着跑了过去,想看个究竟。
在老师的办公室外,透过窗,兰兰瞄到班主任手里拿着一张类似贺卡的东西,在跟琪琪很开心地聊着什么,具体没听清。
不一会,两人在操场上再次碰面,兰兰一本正经地说:“好啊你个徐若琪,竟然背着我偷偷地给班主任送礼去了,还骗我说要去上厕所!是什么大礼让你让偷偷摸摸地送?”
琪琪见自己被拆穿,一脸尴尬,吞吞吐吐地说,也没什么,就是一张节日贺卡……
“只是一张贺卡班主任会开心成那个样子?你说不说实话?不说的话,以后学习上的问题你不要再问我了!”
小孩子之间是没有秘密的,琪琪很快就招了,说贺卡里还有一张一千元的购物卡,说是妈妈让她私底下送给班主任的,并叮嘱自己不能跟任何人说……
兰兰回家就把这事跟妈妈说了,兰妈那个气啊,在心里直骂琪妈太虚伪,嘴上说是跟随我不送礼,私底下却给班主任送大礼了,太可恶了!
第二天,中秋节,琪妈联系兰妈,想约两家人一起晚上赏月。兰妈拒绝了,直言不想跟面前一套背后又一套的人一起玩。
琪妈不解,兰妈就说了购物卡的事,琪妈才明白过来,然后解释道,是孩子她爸坚持要送的,我反对无效,所以……
兰妈接受这个解释吗?
半信半疑吧。但是事后她深入地思考了一番,又理解了琪妈的做法。
因为琪琪的学习成绩不够好,琪妈所有的付出例如给班主任送购物卡,包括主动热情地跟兰妈交朋友,都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有利资源来帮助琪琪提升学习,希望将来能考个好点的高中。
她并没有恶意,就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而兰妈为什么敢不送礼呢?
表面上是因为像她自己说的,给老师送礼是一种不良社会风气,对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带来不好的后果。
根本原因是,兰兰成绩一直很好,兰妈不需要刻意去讨好各科老师来关照兰兰的学习。她有这个底气去坚持自己的气节。
那到底要不要给孩子的老师送礼?
这个问题在道德和纪律上是不需要讨论的,肯定是该禁止的。
但是具体到每个家庭时,只能说是因人而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家庭是主动想送礼,有的是不想送但又不得不送。
孩子学习成绩好,只要老师不对孩子进行刻意打压和排斥,正常发挥基本都能考出好成绩。
老师一般也不太可能因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没有送礼而怪罪和为难孩子。毕竟,优秀的学生是撑起老师脸面的顶梁柱,他们考好了,老师脸上才有光,评奖评优升职也才有望,这些对老师来说才是最好的“礼物”。
所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的家长,真的可以省很多心。
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家长来说,他们肯定是希望通过节日送礼等方式来跟老师搞好关系,以获得老师的额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hd/1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