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中秋节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6-9-1 13:17:20   点击数: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一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1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份,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代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一般有吃月饼和赏月的风俗。

每一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份,因此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圆。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风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朝,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顺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妇女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朝,中秋赏月、玩月很是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乞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构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月下游玩的风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风俗很多,情势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穷的酷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月饼:

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季祭日、秋季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风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步把中秋赏月与品味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1大意味,渐渐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足

苏式月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

京式月饼:外形精美,皮薄酥软,层次分明,风味诱人。

潮式月饼:重油重糖,口感柔软。

滇式月饼:皮酥馅美,甜咸适中,色泽澄黄,油而不腻。

徽式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

衢式月饼:酥香可口,芝麻当家。

秦式月饼:冰糖、板油出头、皮酥馅甘,甜而不腻。

晋式月饼:甜香,醇和。情势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

甜而不腻。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完全清。









































治疗白癜风医院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hd/19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