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栟茶人过中秋,这些民俗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7-9-11 13:46:04   点击数:

中秋时节碌忙忙,

  月饼掰掰当早茶。

  蒸蟹煮鱼煨鸭子,

  剥菱削藕切西瓜。

  芋头豆荚连皮煮,

  柿子梨儿带核尝。

  乡下送来新米屑,

  儿童还要做粑粑。

这首顺口溜囊括了整个南通地区中秋节的民俗,简直就是一幅活孑孑的中秋节“吃”的风俗画。北三县把早饭叫“早茶”。“粑粑”是小伢儿的叫法,就是用米屑摊的烧饼,南通就叫它米屑烧饼。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南通人就叫“八月半”,这是一个不比寻常的民间节日。传说这天子是土地菩萨福德星君的生日,老早是个祭土地菩萨、庆贺丰收的日子,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却变成了一个祭祀月神的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南通有吃月饼、杀鸭子、蒸芋头和吃剪角的毛豆角子、吃团圆饭、祭月、请紫姑、演木头人儿戏(提线木偶)等等风俗。

中秋敬月

远古,便有中秋敬月的习俗。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的活动;汉代则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晋时已有中秋赏月之举;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赏月之风方才大兴。

  从前,中秋节的夜饭一吃好,就要在天井里头或者空场上正对东方摆一张方桌,放上香炉、蜡烛台和神马,还有石榴、梨子、苹果、鲜藕、菱角、柿子、鸡头米和煮熟了的芋头、毛豆,再加清茶和素油月饼这些祭品,来供奉月光娘娘。供品总有个吉祥、顺遂的说法:裂口子的熟石榴叫“开口笑”,预示家庭和睦;“柿子”的谐音是“世子”,意味代代有子;苹果、苹果,平安之果;藕就更加好说了,成语有“藕断丝连”,白藕是丝丝相连,象征永不分离;而月饼是又圆又满,象征圆圆满满、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祭祀月神既是祈祷全家美满幸福、平安吉祥,也有感谢神灵的意思。《崇川竹枝词》里有清朝道光年间南通人李琪的诗为证:

 中秋月色妾家多,

 多少红菱饷素娥;

 若过中秋思月饼,

 薄游石渚计如何。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供月供的是女菩萨,所以供品里是绝对不能搭一点儿荤腥。等月亮东升的时候就要焚香点烛,奉祀“太阴星主月光菩萨”,开始祭月,南通叫“供月”。等拜祭完了,要烧神马,撤供品。过去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为月亮是太阴神,是女人家的事情,所以只有女人家和伢儿们拜月。清朝道光年间南通人李懿曾所写《望江南·通州好》的词是这样说的:

  通州好,

  良夜值中秋。

  环饼一盘形借月,

  湘裙六幅拜当楼。

  手引藕丝柔。

  这是老百姓在自己家里祭月的情况。从前开店的中秋节也是要供月的。店里中秋供月的香案都是临街摆的,供桌多的时候要摆三四张,祭品也是花样百出,当然这都是些富商豪门。高蜡烛台上插的是大蜡烛,香也是用的奘香,式样多、气派大,总有点儿摆帅,要比比哪个有钱。据说在通州石港,发现过全套供月的木雕模型,雕工细致得就和真的一样。另外,还发现了从前祭月用的青花瓷盘子,每只瓷盘子上是画的是不同内容的戏曲故事和人物。不晓得这些东西现在哪里?如果能拿出来展览展览给大家看看,倒是能长不少见识呢!

中秋节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历史也很悠久,在秦、汉的一些典籍当中就有“饼”字出现;北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类节令食品;《武林旧事》说它是南宋时出现的一种属于“蒸作从食”类的食品。最开始,月饼仅是作为祭奉月神的食品。古代帝王都有春天祭太阳、秋天祭月亮的礼制;民间也有中秋拜月神的风俗。当时,祭祀月神的食品除了“月华饭”、“玩月羹”之外,还有圆的、糖兜心的“胡饼”,后来就叫月饼。

  月饼是中秋佳节的时令食品。传说元朝末年阶级矛盾激化,老百姓纷纷起义,为了统一号令,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想了一个绝主意。他把准备在八月十五夜头起义的秘密传单写在一张小方纸片上,贴在了月饼的背后。这张小纸被月饼里的油浸透了以后,颜色和月饼一模一样,冒生还不大容易看得出来。而参加起义的老百姓,只要一咬月饼就能看见这张纸,也就晓得了起义行动的时间。后来起义成功,元朝被推翻,建立了大明王朝。不要小看了月饼后头的一张小方纸片,它却是承担了为推翻一个王朝而秘密传递信息的重任,外加实施得又如此顺利和成功。老百姓不曾忘记它的功劳,所以月饼背后贴张小方纸片的习俗也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现在的月饼是形式大于内容,无大不大的盒子里头只装四只,顶多八只月饼,而且大部分是广式月饼。因为只有苏式月饼的背后才贴有小纸,广式月饼没有,所以这个美丽的传说也就不大好讲了。从前南通比较大点儿的店像稻香村、景福斋总是自己做月饼卖,有些南货店像鼎泰、沅大昌、江源昌、顺和斋也做月饼。解放以后,鼎隆、可口、大隆、稻香村这些店,中秋节额的要做月饼。再往后就是食品二厂统一做的了。南通人欢喜吃苏式月饼,品种有上素的、五仁的、洗沙的、枣泥的、椒盐的、冬瓜的、鲜肉的、火腿的等等,不仅式样多,而且考究买个新鲜。我就欢喜吃五仁的和火腿的。五仁的里头有五种仁子,我记得有瓜子仁、核桃仁、花生仁、松子和红丝绿丝,反正是香喷喷的。火腿的还要好吃,就是价钱稍微贵点儿,好像要两角几分钱一只呢!洗沙的只卖一角八。那时候广式的月饼也有,好像没得现在多。清朝道光年间的《渔湾竹枝词》里,南通人黄金魁这样记述石港的中秋月饼

  月饼兴隆第一家,

  招牌灯烛点红纱;

  中秋月饼翻新样,

  半是椒盐半洗沙。

  古人用豆沙、枣泥、果仁这些东西做兜心,把月饼做成了像个满月的架子,是象征天上人间团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秋节的夜饭特别丰盛,大家要叫它“团圆饭”的缘故。过去,假如家里有人出外不曾回来,还要专门为他留一份月饼,留一副碗筷,祈求亲人早点儿、平平安安地到家。人们中秋之夜焚香,用月饼来祭月,是满怀团圆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晚你家敬月光菩萨没有?

小编在此祝各位网友

中秋快乐

阖家幸福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庢不鐤楀摢閲屾渶濂?
鍖椾含甯備腑绉戝尰闄㈠ソ涓嶅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hd/76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