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起源 >> 中秋节海南各地风俗文化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即将来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佳节之际,全国各地都会跟家人一起赏月、品尝月饼,但是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自然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海南本地的中秋节习俗又是怎样呢?
琼北地区:浮针占卜浮针占卜是琼北地区中秋节这天一种很有趣的算命方式,据说只有在中秋节这天借助“浮针”问身世才是最灵的,并且该占卜只对女孩生效。中秋月夜,差不多到12点月亮最圆之时,母亲们就会端上一碗水,拿上几根针,带领女孩子们一起表演十分神奇的水上浮针。在水面上放一片薄纸,纸上放一根针,慢慢使纸浸透往下沉,针便可浮在水面上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据说能顺利完成浮针任务的女孩子在往后的一年内都会有好运气。
琼东地区:拜月亮放天灯抢花灯海南东部的几个市县是海南省拥有海外华侨和现有归侨最多的地区。中秋团圆之夜,这里的仪式也颇具特色。
拜月:中秋月圆之夜,在自家院落里安放桌凳,上面用盘子盛上丰盛的月饼和瓜果,月饼和香炉也都插满香火。待香燃起后,全家人保持安静虔诚地凝望着月亮,内心默默祝愿海内外亲人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并期待有朝一日全家能再相聚。拜月之后,全家就围桌而坐,分尝月饼。这个时候,总忘不了留出一些来,权当给海外亲人。祭月:当家人吃完月饼、赏完明月之后,还要重新在桌面上摆放新的食品,它们要一直在月光下放着,任何人都不能吃,也不能动,直到第二天早上。当地民间一直流传:赏月的人都睡下之后,月亮娘娘会下凡尘来看供祭的饼糕瓜果。谁家的供品好,就会受到保佑,家人和海外的亲人会平安无事。
在海南东部许多村落,中秋节放天灯是这些村落或者某一宗族迎月、贺月的重要仪式。海南的天灯,与内地的天灯(又称“孔明灯”)有所区别。据琼海一些老手艺人介绍,天灯的主要做法是用竹篾和白纸糊出一个水桶般大小,外形酷似灯笼的小型天灯,然后再将它们用绳子垂直连接成一条“火龙”,挂于高处。每当月上枝头,夜空晴朗的时候,村里的人们将天灯从各个角落升起,明晃晃的好似在与星月争辉。
花灯,也是中秋节灯笼的一种,不过海南的花灯并不单纯是装饰物。在许多村镇,人们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各自拿一盏制作好的花灯,灯的正面印有吉利的词句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风景画。拿灯的人排成长龙,队伍中间会有一些村里的青壮男子敲锣打鼓。由一个“灯主”领着队伍沿村游行,这叫“送灯”。整个队伍最后来到村里的庙堂门前,将灯挂在庙里庙外。待灯挂好后,“灯主”一声号令,任何人都可以上前去抢自己中意的花灯。
临高:快乐“逗月” 在临高,中秋节吃过晚饭后,孩子们都会点起香插在月饼上,然后各自打着灯笼,跑到村里的祠堂在神像面前诚心地请出“月老”赶“天狗”。父辈们此时会给祖先的牌位烧上香并且摆上贡品。当月亮出来的时候要把月饼摆上席,然后孙子、外孙们就争着要香去逗月。拿到香之后,同村的小伙伴们成群结队朝月亮的方向挥舞着手中的香,意思是帮“月老”赶走“天狗”。当月上枝头的时候,大人们就把玩闹的孩子们叫回家,大家围成一圈聊家常。
儋州:中秋歌会 谈及海南民间中秋民俗,最为隆重的当属儋州调声歌节。儋州市历史文化悠久,在民间素有“诗乡歌海”之称。具有儋州本土语言特色的儋州调声,是该地区民众逢年过节倾诉节日情怀的重要表达方式。儋州中秋民间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赛和“赏月”等项目。对歌比赛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为止。赛歌活动一般为下午三点到六点,而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风情,男女歌手一起对唱情歌,抒发男女之间的永恒爱情。
以上是小编Sier搜集到的海南各地的中秋风俗,上面没有提到的的大家也可以后台留言给我们,欢迎补充~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
加入琼开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1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