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中秋专题月亮的童谣

发布时间:2020-10-9 12:33:14   点击数:

童年时,她爱过中秋。

那时,月亮总是那么白,那么亮,亮得如水洗过一样。

母亲在院里摆上桌子,上面放了瓜果,当然,还有月饼。她的注意力倒不在月饼,而喜欢在院子里骑着竹马,和一群孩子疯跑。终于累了,厌了,才回到母亲怀里来。

母亲抱着她,哼着一支古老的童谣,一支母亲当孩子时,在外婆那儿学得的童谣。至于外婆呢,又是从外婆的外婆那儿学得的。

“外婆的外婆又是跟谁学的呢?”她睁着大大的眼睛问。

母亲笑了,点一下她的脑门门说:“打破沙锅问到底,硬要问那只沙锅能煮多少米。”

然后,母亲就轻轻地唱着:“月亮走,我也走,一直走到爹门口。看见爹,笑哈哈;看见妈,笑哈哈。没啥送娃娃,捡条猪尾巴,给我女儿做头发。”

每次唱到这儿时,她都要一骨碌爬起来,忙接上话茬,把后一句话改成“没啥送爹妈,捡条猪尾巴,给我妈妈做头发”。

女儿笑,母亲笑,一院子亮亮的笑声,把一地月光都搅皱了,泛出层层涟漪。

那时,她觉得,中秋的月亮就像母亲慈祥的脸,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

成年后,她们家辗转流离,逃到关内。

每一个中秋,也看月亮,月亮却显得苍白,凄楚。

但,那时,她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难受。她知道,那个蕞尔小国终究是要败的,故乡的中秋月,终究仍会回到自己的歌谣中的。

更何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儿的月亮,也是故乡的月亮呀。

中秋的夜晚,在院子里,她像母亲过去那样,也摆一张桌子,放了月饼、瓜果,一家人围了,赏起月来。

那时,母亲总会怀念家乡的月亮,说家乡的月亮圆些,亮些,也清明些。

她知道,那是老人的乡愁又被引发了。

她无言,心中,暗暗痛恨那些逼得自己流离失所的人,各人家园都有一轮属于自己的中秋月,为什么不坐在自己家里欣赏属于自己的那轮明月,却要别妻离子,涉江过海,来抢夺别人的那轮故园月呢?

沉思中,母亲抱着外孙,拍着,轻轻地歌咏着自改的童谣:“月亮月亮光光,骑马骑马拿枪,撵走小日本,回家好放羊。羊儿白,羊儿壮,羊儿别吃红高粱。”

在童谣中,她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竹马,还有那一轮童年的月亮。

老来后,她已寄寓海岛,漂流天涯。

每年中秋,她也看月,但已没有了赏月的心情。月,在她眼中,水汽弥漫,多愁善感。

她扪心自问,这就是自己的那轮童年月吗?这就是母亲童谣里那轮温馨的月亮吗?可母亲呢?童谣呢?故乡月下的竹马呢?也就一忽儿的功夫,失去了踪影。

她再也没有了赏月的心情,望着一轮中秋月,独自徘徊,神伤。

乡思煎人。乡思,在梦中也常来叩她童年的记忆。有时,梦里,她笑;醒来,泪湿枕巾。

终于,在一个中秋的夜晚,拿着一块月饼,正谈着儿时的故乡时,一头倒下,她高血压犯了。

被抬到床上时,她已神志模糊,嘴里不停地喃喃道:“月亮走,我也走,一直走到爹门口。看见爹,笑哈哈;看见妈,笑哈哈——”

一丝顽皮的笑凝固在她的嘴角,她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母亲的怀抱。

儿女们没有一个听懂她最后的话。

还是她的老伴儿含着泪说,你妈说的不是本地话,也不是官话,是她家乡的方言,你外婆教的童谣呢。

老头子用手轻轻合上她的眼,一滴泪慢慢地滑出了她的眼角。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110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