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朱炳仁铜丨古代人厉害了中秋可以这样过

发布时间:2021-3-11 11:19:01   点击数: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助理丹大师,很快就要到中秋节了,那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啊?这个呀,要比现在有意思多了。每到中秋,除了一家人要分食月饼,和过年守岁一样,宋朝人还要通宵欢庆,清代的未婚姑娘们半夜去偷葱偷菜,表示会遇到如意郎君!朱大师助理丹涨姿势啦,相比现在,我们还真玩不过古代人!

/古人还有哪些中秋习俗?/

分食月饼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可见,我们最早在中秋节不是吃月饼,而是喝粥。

传说月饼原称为“胡饼”,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时,觉得好吃却不好听,遂改为“月饼”。至南宋时,月饼被世人全面接受,亦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苏东坡有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其酥脆甜美的味道可想而知。

据说当时月饼很大,一人吃不完。中秋月圆,在外游子纷纷归来,当家主妇分食团圆月饼,家里有几口人,就切开几块,不多不少,象征团团圆圆……

拜月焚香

拜月这一习俗从唐朝始,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祈求风调雨顺,世代传承。平民百姓在庭院中焚香祭拜月神,庆祝收获,许愿求安。

据史料记载,八月十五祭月,设上香案条几,摆上果饼等祭品,所用果饼都要是圆形的,切瓜要切成切成莲花状。

家里在月亮出来的方向设置月光位,全家依次拜祭月亮,当时的男子拜月一般是求得“早步蟾宫,高攀仙桂”,而女子拜月则主要是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面如皓月”。焚香拜月后,焚烧月光纸,然后撤去供品,分给每一位家人。

赏月寻桂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写尽桂花的柔美与芬芳,谓桂花为中秋首屈一指的花木。

桂的花期在秋天,八月十五前后,雨露浸润枝叶,簇簇桂花连接绽放,树树挂金,花香飘散,便进入赏桂好时节。月下寻香,自古便是雅事,民谚也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中秋折桂”。正好古时科举的秋闱也在八月,广寒宫中一枝桂,大家也将中举称为“蟾宫折桂”或“月中折桂”。

桂花是中秋的花盟主,也是节俗美馔的主角儿。据载,桂花酒的历史和中秋节一样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之说。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也变成既定习俗,时至近代,人们则多用红酒替代了。

中秋饮茶

中秋的月是雅致的,其实,除了食月、拜月、赏月,最堪与月相伴的,唯有茶。自唐朝,就有饮团茶的习俗,团茶也称为“月团”,中秋之夜,团茶代表团圆,赏月饮茶更是天作之合。

对于饮茶,唐朝诗人卢仝的咏茶歌,最为经典:“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等,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清风生。”

毫不夸张,一杯茶,在中秋佳节,寄托了我们对月圆的崇拜,也消解了月饼的甜腻。茶是月饼的黄金搭档,经过高温烘焙的月饼容易上火,饮茶则可清脂降火。同时,配着茶吃,也可增味助兴,月饼的口感和味道也会更好……

朱炳仁?铜×中秋佳节

01

香插设计源自清雍正“明黄色锻绣云龙银鼠皮龙袍”,故宫博物院藏。

祥云香插×1,菊花碟×2

原价¥,中秋价¥

02

铜盘设计源自清代冷枚《梧桐双兔图》,故宫博物院藏。

平安喜乐花瓶×1,玉兔团圆果盘×1

原价¥,中秋价¥

03

铜盘设计源自吴门画派创始人、明四家之一沈周《丹桂飘香图》。

吉吉圆满茶盘×1

原价¥,中秋价¥

04

铜壶设计源自清代蒋溥《月中桂兔图》,故宫博物院藏。

折桂壶×1,风荷茶碟×4,壶叉×1,壶垫×1

原价¥,中秋价¥

店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ss/118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