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习俗 >> 吃月饼过中秋这些海南的中秋风俗了解一下
天灯祈福
海南的天灯,与内地的天灯(又称“孔明灯”)有所区别。在海南东部许多村落,中秋节放天灯是这些村落或者某一宗族迎月、贺月的重要仪式。天灯祈福,是海南琼海、文昌地区的习俗。据琼海一些老手艺人介绍,天灯的主要做法是用竹篾和白纸事先糊出一个水桶般大小的外形酷似灯笼的一个小型天灯,然后再将这些天灯用绳子垂直连接成一条“火龙”,将其挂于高处。每当月上枝头,夜空晴朗的时候,村里的人们就会将天灯从各个角落升起,此时,村庄里的人们都会走出家门,站在街中庭院里观赏天灯。水上浮针
在一碗水上放浮针,是海南琼北地区特有的习俗。中秋之夜,女孩子们可以通过浮针的方式算命,并祈求嫦娥姐姐赐予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举办民歌节
海南儋州的中秋节也叫民歌节,正如儋州流传一首民歌:“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家家都有民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中秋民间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赛和“赏月”等项目。对歌比赛不受时间限制,以“唱倒”对方为止。赛歌活动一般为下午三点到六点,到了晚上又是一番风情,男女歌手一起对唱情歌,抒发男女之间的永恒爱情。吃五谷
澄迈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澄迈县农产品物种丰富,花生、地瓜、芋头、木薯等。澄迈农民勤劳肯干,所以每年中秋除了吃月饼,还会将自家的花生、地瓜、芋头等农产品煮上,全家共同品尝。此外在中秋节当天,当地人还要拿桂花吃,祈求健康。黎族人“调声”过中秋
五指山市最早叫通什村,五指山市的黎族人是海南最早居住黎族人的分支之一,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黎族人是不过中秋节的,但后来渐渐汉化,黎族人也吃月饼赏月。黎族人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每逢此时,各集镇村庄便会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彩扇、织锦、服饰等。入夜则聚集在火堆旁,烤食野味,饮酒赏月唱歌,未婚青年则借此良机挑选伴侣互送信物。月饼祭祀
中秋是一年中唯一天地人团圆合一的节庆,更是大自然的神奇赐予,岛上那些靠海为生的人们,在这样中秋月圆之夜,自然地点燃香烛,拜月祭海,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在海南岛西线东方市一带,不但有吟诵赏月名篇的习俗,那些未嫁的姑娘在祭祀拜月时,往往还会为自己祈祷早日嫁上如意郎君。
拜月亮
拜月亮这个习俗在海南大部分地区比较普遍存在。即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在院子里,在草地上,或者在沙滩上,摆出月饼和柚子、柿子、橘子、葡萄等水果等对月亮祭拜。此外,在家的妇女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吃饭时,小辈们都会说祝词,多是祝长辈健康,顺利之意。晚上是重头戏,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点燃香烛,拜月赏月两不误,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逗月
逗月,是临高中秋特有的风俗,这天晚上,各家的小孩子们都会点起香插在月饼上,跑到祠堂前去请月老,赶天狗。祭完祖,长辈刚把月饼摆上席,孙子、外孙们就争着要香去逗月。同村的小伙伴们早就等不及,男孩子们将香点上,插在月饼上,唱着儿歌比谁的饼大,谁的饼香;女孩子们将月饼放在一边,玩起跳绳,比谁的绳跳得高;大人们围拢起来,聊起家常。人们还会相邀好友出门去临高角赏月。有幸在海南
一定要去感受一下海南的中秋习俗
明天就是中秋节
提前预祝大家
中秋快乐
要记得吃月饼哦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品香园食品
图片/网络
编辑/2呀二姑娘
芒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