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基本简介 >> 融合中秋习俗传承民族文化城南实验小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承载着国人对团圆和睦的美好追求,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当下,流行文化日趋火热的渲染下,好多人对中秋节的来历、节日主题已说不清道不明,那些自己家乡特有的风俗习惯更是抛掷脑后。习近平主席说:“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民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有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经调查,二(20)中队共54名队员,26名非海安户籍,来自10个不同省份,21个不同县市。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队员们汇聚一起,迎来别样的中秋。
探——中秋习俗同一个中华,不同的地域,中秋风俗习惯都一样吗?9月19日,在辅导员卢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通过各种方式对家乡的中秋习俗展开了调查。他们惊喜地发现家乡的中秋节居然有这么多讲究。江苏的、云南的、贵州的……一份份调查,情真意切,一份份独特的中秋习俗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骄傲。
品——中秋甜蜜9月25日,大家齐聚在二(20)班教室,一起过中秋,一起感受节日气氛。
小队员徐栋栋向大家介绍:“我家是陕西咸阳的,八月是桂花开放的时候,我们那儿要将桂花摘下来酿制成桂花酒,在八月十五的那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赏月,喝桂花酒。”
队员唐子洋的妈妈是福建人,她给孩子们讲了他们那儿中秋节必吃的一道美食——炒米粉,因为她的家乡靠海,所以在米粉里会放很多的海鲜,味道特别美。
队员吴悠的妈妈是安徽人,她说:“我们中秋节也有一道特制美食——糯米糕,我们先把糯米放在50公分的木桶里蒸一个小时以上。然后趁热盛出来放在石臼中,用石头锤子使劲敲打,这可是个力气活,要两个人,边敲打边翻身,边上还得准备一盆盐水,起到降温和加咸的作用,直至捶打成没有颗粒全部粘稠状才行。最后将捶打好的半成品摊开用擀面杖擀成二公分厚度左右,两面都要撒些芝麻碎,切成小正方形就可以品尝了。”大家纷纷讲述着自己家乡的中秋习俗及中秋美食,队员们听得饶有兴味。大家不仅了解了各地的风俗习惯,还深刻感受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
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发展至今,品种更是繁多,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等,广为人民所喜爱。二(20)班邀请了部分义工妈妈给大家介绍了制作月饼的方法,小队员们跟着巧手妈妈动起来,像模像样的月饼做成了,晶莹剔透,小巧可爱。
义工妈妈还为大家准备了香喷喷的桂花茶,一杯热乎乎的桂花茶更是给节日增添一份浓浓的气氛。队员们边吃边饮边欣赏着自主策划的精彩节目,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与快乐。
享——中秋浓情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互赠祝福的节日。在“中国好人”刘宏燕阿姨的指引下,城南实验小学二(20)中队的小队员们带着浓浓的中秋情意来到了界墩村居委会,与老兵们近距离接触,感恩他们为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队员们给老兵爷爷系红领巾,行队礼,唱队歌。
一首《我要谢谢你》表达了队员们对老兵们那份感激之情。最后,队员们给老兵爷爷送上节日礼物,和爷爷一起聊天,听爷爷讲过去的事情。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感慨。队员储子茜说:“这次活动我们与老兵爷爷亲密接触,知道了他们过去的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了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谢谢他们,以后经常去看望他们。”
队员王裴晨说:“我作为少先队员,要做党的红孩子,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
队员马燕燕的爷爷是位回族人,在这次活动中,他也感慨颇多:“感谢老师用心策划了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民族团结是一家;感谢老兵们,是他们当年的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一定会教育好孙儿,要懂得感恩,不能忘记党和国家对我们恩情,要勤奋学习,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庆中秋系列活动历经数周,每个环节都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撰稿:卢月琴
审核:秦美娟
照片提供:二20中队
编辑:戴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