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看贾府过中秋节,才知道我们今天忽略了这么

发布时间:2024/8/3 12:08:17   点击数:
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39.net/pf/bdfyy/

中秋节又称月亮节,团圆节,是我们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在汉朝得到普及,到我们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我们现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像过年这种如此重要的节日,现在似乎也变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年味儿不如以前那么浓,而像中秋节这样的节日,提起来似乎也只剩下月饼可以谈论了。殊不知,我们古人过中秋节是非常讲究的,就比如红楼梦中贾府过中秋节,一些礼仪和风俗在我们今天都被忽略了。

贾府过中秋出现在第七十五回和七十六回,也算是前八十回的末尾了。此时贾府的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不论政治地位还是经济状况都已经急速的在走下坡路了。在中秋节,对贾府的现状表现最深刻的就是厨房的米都是“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的”,就因为多添了一位姑娘吃饭,米就不够了,尤氏就被安排吃上了下人吃的米饭。但即便是在这样捉襟见肘的情况之下,贾府的中秋节依然过得非常排场,礼仪和各种风俗一样也没少。

第一:祭月

这个其实就是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就是源于自天象崇拜,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这一项活动按理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今天似乎对这一项传统有些淡忘,尤其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已经完全忽略了这个情节。在红楼梦七十五回中,贾府对这一项活动表现的非常敬重。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

这种大家族非常重视,并且又是大规模的祭拜仪式,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莫说整个家族祭拜,就是每个小家庭能够完完整整的团圆也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特殊岗位或者远地工作的人,中秋节根本连家都回不来,更和谈全家祭拜呢?当然这是我们快节奏生活和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遗憾。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古人这样,但是我们必须得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所了解,对节日的礼仪有所敬畏。

第二:中秋节应该体现的孝道

贾府是簪缨望族,是诗书礼仪之家,非常重视孝道。在七十五回,贾府宗祠的族长贾珍就说过:“咱们是孝家,明儿十五过不得节,今儿晚上倒好,可以大家应个景儿,吃些瓜饼酒”。此时宁府贾敬死了有两年,贾珍和尤氏还在带孝期间,所以就不能过节。在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孝三年,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参加宴会,不应考,也不过节,更甚至要在父母墓前搭棚守孝三年。其实这种传统在现在依然流行,只不过对于守孝的要求比以前低了一些。一些地方孝期未满的人家,三年内确实不能嫁娶,过年也不贴红对联,但是不做官、不过节似乎都不怎么在意了。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晚辈要在节日的时候孝敬长辈,并且是非常严肃地尽孝。

贾母又道:“你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西瓜看着好,打开却也罢了”。贾珍笑道:“月饼是新来的一个专做点心的厨子,我试了试果然好,才敢做了孝敬,西瓜往年都还可以,不知今年怎么就不好了”。

中秋节的时候,贾政贾赦以及贾家众儿女都在贾母屋里陪着贾母说话,不用说,其他人也都孝敬了贾母。贾珍是贾母的侄孙子,按血缘关系来讲,其实已经不算很近的亲戚了。但是大家族,讲究礼仪孝道,贾珍依然过来陪着贾母过中秋。并且孝敬贾母的东西非常讲究。月饼要自己先试,自己觉得好,才敢孝敬贾母。我们今天也孝敬长辈,中秋节也给长辈送月饼,但是绝对没有贾珍这么用心。更多的是选个月饼礼盒,只要盒子好看就觉得心意到了,至于月饼到底好不好吃,却不怎么关心了。因为这种举动,还衍生了各个月饼商家在包装上争芳斗艳的激烈竞争,而为了压缩成本,有的商家直接降低了月饼本身的质量,所以每到中秋节,也加大了食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力度。说到底,这种孝其实已经变了味儿,变得华而不实。

第三:团聚赏月

现在我们过中秋节,似乎也就是在院子里仰头望望天上的月亮圆不圆,而在城市里的人,或许就是在阳台上隔着玻璃瞅一眼月亮。赏月的美感根本不复存在。红楼梦中对赏月有非常详细的描写,贾府中人赏月不光有美感,甚至赏出了艺术感。

贾母又命将厨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

首先,贾母带领众人是在山上赏月,山间都是桂花,在正式赏月之前,还折桂花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贾母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对于赏月自然也非常讲究,从对音乐的要求上就可以感觉出来。这种赏月的音乐效果在书里有一句话体现的非常好,“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如果仔细感受一下,这种环境营造的非常美妙。登高望远,花灯锦簇,桂花丛中,笛声从远处飘来。如果当时贾府不是处在了末世,作者刻意用笛声刻画一种悲伤的意境,相信这种赏月情景是非常美妙的。而我们现在,很少有人有这种闲情逸致来赏月,甚至很多人都抽不出时间来赏月,抬头望一望月亮就算是对中秋节有了交代。

其实中秋节还有很多项活动,燃灯、追月、观潮、饮桂花酒等等,但是在我们现在,似乎都被一盒月饼取代了,传统节日中,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变得越来越淡,节日文化中充斥着商业炒作,节日项目被一场场晚会代替等等。当然这跟时代的发展有关,也跟年轻人被西方的一些“洋节日”的新鲜感吸引有关。但是我想说的是,无论时代怎么变,世界怎么进步,经过几千年文化传承和过滤而留下来的,代表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和文明的传统节日,我们要珍惜,因为这是我们文化的根源,是我们历史的结晶,更是我们祖先对美好期望的传承。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xgcs/148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