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月亮文化 >> 拜节送礼怎么讲究
逢年过节,求人办事,都要送礼,中国人讲究“礼”,所谓“礼”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从何来?礼是对别人行为的一种评价。送什么东西,怎么送才能达到“礼”的要求,这就需要讲究礼数。在中国,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都要送节礼。节礼有两种,一种是“节”本身所固有的,如春节的爆竹、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等;另一种是节日中人们用来互相馈赠礼物和表达心意的东西。春节和元宵都是传统节日,春节的礼物要显得隆重一些,而元宵则更具浪漫色彩。在这里我们就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拜节送礼方法。
一、送礼要讲究时间
春节期间,一般是“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到初五不串门”。因此,拜年一般是在正月初二至初五之间进行的。另外,“正月里,不拜年”,“正月里不走后门”,这两句俗语中所说的“走后门”也是指拜年。“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送礼物”这条是指对长辈拜年时不能送礼物。因为古代有“无物不成礼”之说,也就是说送礼是有一定规矩的。据《礼记》记载:“礼,始于问名,终于问吉。故先问名而后问吉也。”也就是说送礼之前应该先咨询一下对方姓名和生日,然后根据对方的情况再送上自己的礼物。如果对方是长辈或有身份的人,最好不要送礼物。
二、送礼要有创意
“拜年”时,我们通常都会选择一些比较有创意的礼物,既可以表达心意,又可以显示自己的文化品位。那么,什么礼物是最合适的呢?答案是创意礼品。创意礼品又分两种:一种是用来送人的,如写有祝福语的贺卡、精致的工艺品等;另一种是自己用来做礼物的,如制作精美的包装礼盒、精致的小饰品等。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礼品。比如,送给老人一盆寓意健康长寿、富贵吉祥的长寿花;送给儿童一盒精美有趣、色彩鲜艳的玩具;送给朋友一瓶香气浓郁、口感独特的香水。此外,还可以根据对方的职业、爱好和兴趣来选择礼物。比如,我们可以送对方一幅字画、一套文房四宝等。
三、送礼要选择适合的礼物
礼品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喜好,这就要求礼品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做到因人而异。如果送亲朋好友的礼物要注重实用性,那么送食品、日用品等都比较合适;如果送同事、领导,要考虑其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这就需要选择一些实用的礼品。由于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所以礼物也不宜送得太重。一般情况下,中国人送礼时会选择一些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如宣纸、毛笔、对联、红包等。
四、送礼要把握分寸
我们送节礼时,往往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因为节是一种礼节,礼是一种评价,表达的是一种心情。我们在送节礼时,如果不能把握好分寸,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我们的心意,反而会让别人产生反感和不快。比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士到别人家里去串门,进门就说:“我来看看你们家的孩子。”她们都是为了孩子来拜年的,都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心意,但结果却大相径庭。那位女士受到了对方的欢迎,而另一位女士则被拒之门外。其实这两位女士都是出于好意,都在表达自己的心意。但她们处理得不得当。那位女士应该先说“我来看看孩子”或“我来看看你们家的孩子”再送节礼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