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月亮文化 >> 品文化中秋节,一枚月饼带你感受宋朝生
说到生活,你会想到什么?
是感叹一下眼前的苟且?
还是展望一下诗和远方的田野?
但即使再鄙视物质的人都不能否认
生活就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
生活的本质终究也都是琐碎而庸常的
所谓的诗意,只在于你能不能从中找到内心的快乐
而宋朝人,便是如此!
宋·赵佶
《听琴图》
在历史课本中
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
在人们印象中
宋朝又是一个备受理学荼毒的时代
可大量文物又表明
这是一个商业经济极度繁荣、民间财富激增的时代
一批批的文人又告诉我们
这还是一个个性彰显、审美极高的时代
宋·赵佶
《文会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人更在意天性,美得自然
想到唐朝时,第一感觉通常是大
诗多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一种雄壮的美
陶瓷工艺是唐三彩,色泽艳丽
写字又以规整的楷体居多
宋朝则不然
词多是“杨枊岸晓风残月”
“无可奈何花落去”
以最生活化的景构筑内心的体验
比较注重自我
宋朝的陶瓷器色泽也单调许多
像五大名窑,多是素雅的纯色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宋朝的花鸟画也是一绝
小到一个虫子
都能让人感受一种生命的力量
草虫瓜实图
宋朝的书法也随性许多
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当时情感的流露
即使出现错别字,大不了圈掉再补上一个
苏轼《寒食帖》
宋朝人懂得生活的意义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从政
他们还会为自己留一片内心的桃花园
或者叫心中有山水
失意了,在山水间忘却前尘
得意了,在山水间告诫自己勿骄勿躁
像苏东坡,多次遭贬
却从不改一腔热情
纵情山水不说
他甚至还能把普通的甚至窘涩的生活
勾画的妙趣横生
被贬黄州,买不到好肉
他可以把半肥的猪肉变成举世闻名的东坡肉
被贬岭南?
他觉得那里的荔枝好吃到让人不想走
……
如此大环境下,宋朝的百姓同样也是
将风雅变成习惯
将精致生活普及到方方面面
很多唐朝人眼中的高层次追求
到宋朝时很多都已成了寻常之物
比如唐时喝茶还是高雅之事
宋朝时便已成为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
甚至曾嘲笑过唐人没见过世面
(唐人作富贵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梦溪笔谈》)
中秋时,他们则会全家聚于一处
玳筵罗列,饮酒赏月,通宵达旦
吃的则是苏轼讲的那种
“小饼嚼如月,中有饴与酥”的雪片月饼
让面对节日气氛日渐淡薄的我们甚是艳羡
马上又是一年中秋节,想不想有所改变?和家人共享一份来自宋朝的清雅香甜。
那只被记在苏轼诗中的月饼,在糕点师的努力下,已从南宋《吴氏中馈录》食谱中,重新在多年后,出现在众人面前,并命名为“宋月”。
宋月入口软糯清香,饼皮用的是五常大米现碾的米磨粉而非面粉;
它的馅料有五仁、芝麻、佛手、抹茶四种。山西的核桃,新疆的瓜子,现炒黑芝麻,刚上地的花生,秘制金华赤松佛手……这些汇集天南地北自然滋味的原料,全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现做,没有任何添加剂。
宋月也不是火烤而是气蒸,全程采用古方配置,使得宋月最佳的赏味期,只有十天,但每一口,都最鲜最美。
五仁口味
也叫百果有花生、核桃、芝麻、杏仁、瓜子仁,不多也不少,手剥的核桃、刚上地的花生,想好吃就得现做。
芝麻口味
芝麻现炒,老师傅火候把握精准,最大程度展现醇厚芝麻香味。
佛手口味
秘制金华赤松佛手为馅料,采用金华当地赤松佛手,脱涩留香,味道清雅,果香独一无二。
抹茶口味
经过低温研磨目的抹茶粉,配以炒制芸豆,只留下味蕾的茶香与舌尖的微苦的记忆。
希望,一口宋月,能够让你在中秋微凉的月光中,将团圆的甜与时令的鲜一起嚼碎下肚。
人间百味,只为团圆。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