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活动 >> 送了30多年的中秋礼,今年没法送
我们夫妻自从结婚以后,每逢中秋节,都要给双方的老人送中秋礼。条件不好的时候,送的东西品种不多,数量也少。但不管怎样简省,月饼是必送的。加上糕点或烟酒之类,基本上是4样或6样。中秋节前必定送到。
开始时,两边的老人的中秋礼都是一模一样,严格保持平衡。后来发现,两边的老人不仅对月饼有不同的偏好,对其他礼物也有不一样的要求。我父亲喜欢喝点小酒,而我岳父几乎滴酒不沾。我母亲牙口不好,欢喜吃酥软的广式月饼,我岳父则习惯吃酥脆的苏式月饼。
适应老人的不同需求,我们对两边老人的中秋礼做了调整。我父母这边增加了烟酒,岳父母那边增加了鱼肉之类的食品。后来,我父母因为气管炎,双双戒了烟,香烟就不再送了,改送饮料茶食。
因为送的品种不同了,礼品价值上就很难做到绝对平衡。但我们总是尽量保持两边老人年节礼品的大致平衡,不让妻子觉得我对她娘家人不重视、不尊重。
原来,我家父母的中秋礼我来准备,岳父家的中秋礼,妻子来准备。这样容易有矛盾,妻子有时会觉得两边轻重失衡。后来,我们就交换位置,我家父母的中秋礼,由妻子买好送过去。而岳父母的中秋礼由我负责准备并一起送过去。一般都是我先弄好,妻子再办。这样矛盾就小多了。
后来,我母亲走了,只剩下父亲在。中秋节送的礼不需要那么多品种和数量了,礼品之外,我就会悄悄给点钱,让父亲自己买点东西吃。而岳父血糖偏高之后,月饼也只是意思一下,图个有就可以了。
三年前,我的父亲也走了。只剩下岳父岳母在,中秋节送礼不再讲究品种和数量,而是先征求两位老人的意见,送些他们喜欢吃,并且能吃的东西过去。肉、鱼什么的不再像过去送生的过去让他们自己煮,而是在家里烧好了送过去,放到他们的冰箱里,让他们慢慢吃。
送了三十多年的中秋礼,每次送过去,老人都说不要乱花钱,下次不要再送了。其实,我们知道,送金送银,老人最希望看到的还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健健康康。这比什么礼物都珍贵,都重要。不幸福、不和睦,就是送座金山过去,老人也不会高兴。
今年,是个极为特别的年份。年初,我的岳父因病逝世。一个月多前,我尚属康健的岳母,也因为一场车祸突然离世。
母亲、父亲,岳父,岳母,都走了。不到六年的时间里,我们从父母双全,最后都成了孤儿。
三十多年来,今年的中秋礼第一次没能送出去。
明年,今后,我们的中秋礼怎么送?送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