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对很多人来说

发布时间:2016/3/16 10:39:00   点击数:
那个年代,在人口众多、收入拮据的大家庭,去糕饼店买月饼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我们吃的月饼,都是母亲自制的,买来面粉,放点糖,在滚烫的热锅里做成糖饼子,再不就是铁锅子里放稍许油,小孩子一个人吃一个热腾腾的饼子,是非常精美的月饼享受了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阖家团聚,举杯望月赏月和团圆,构成中秋节俗的主体内容古往今来,为什么每当天空升起一轮满月,竟会使人引发出浓重的乡愁和生离死别的遗恨?为什么它竟然使少妇伤感、壮夫垂泪?综观历史,多少文人墨客对着明月写下了数不清的诗词歌赋,名句佳篇,这种对于团圆的向往和难以抑制的激情,蕴含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从而构成了我国人民独特的文化心态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美满的生中秋节放假安排2014活,又恰恰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极富有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1968年我参军到大西北,那年中秋节,母亲怕我在外想家,特地从上海给我寄来一盒月饼,是四个苏式月饼,口味甜咸多样这一举动成为部队里的一个“新闻”,部队的外地战友都羡慕得不得了中秋节放假那天,部队按惯例加餐,所谓加餐也就是加了个回锅肉,晚点名后,熄灯之前,我拿出家里寄来的月饼,将这四个月饼分给班里的战友,每人一小块,尤其是那个豆沙月饼,当时已经是极尽“奢侈”了一位山西的战友品尝了半块豆沙月饼,说他还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月饼那个难忘的军营之中的中秋之夜,我与战友们在军营里度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句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亿万斯年的月光,清辉洒在我们守卫的那个山头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朝诗人王维用凝重而又形象的诗句表达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情怀

仲富兰

在光明邨大酒店外,不少人排队购买鲜肉月饼身体周刊记者 刘行喆 图

中秋代表着丰收与团圆,在中秋之夜,月亮从天边露出它圆圆的脸庞,逐渐上升,朗月皎皎,树影婆娑我们一家兄弟姐妹有六人,在父母慈爱的养育下,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在家里的方桌上摆几样点心、水果,父亲领着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郑重地上香、烧纸,祭祀先祖,拜祭月神,感恩我家前辈的恩德、保佑,感谢月亮之神的护佑,父母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每到节日必烧纸祭祀中秋节的来历英文版,成为我们老仲家的一个传统我们跟着父母作揖,下跪,磕头在完成祭祀的仪式之后,全家人就可以团团围坐,分吃香甜的月饼和水果母亲就会给我们孩子讲一些从古至今流传不衰的中秋故事和传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我的许多民间文化知识,都是早先母亲告诉我的

时光步入了1990年代,真可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1991年我痛失慈父,因为动迁,父母亲临时居住在我大姐的长桥家里,父亲因心血管疾病,永远离开了我们还记得给120打急救电话,可是电话打了40分钟,救命车才姗姗来迟,为时已晚还记得那一年中秋,依然是秋风送爽,金桂飘香,而我家中,却是一片悲声母亲寸断肝肠,哭得死去活来;儿女们也伤心欲绝,泣不成声我们兄妹几个陪伴在母14年中秋节放假安排亲身边,都沉浸在这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那年中秋,我是在这悲伤与沉默中度过当我跪下合掌,感恩先父和先祖,也感恩月神,心里渴望的是:我家大家庭何时再团圆?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须知人世间多少情分当好好珍惜

到1970年代,我退伍回到上海,在上海吴泾化工厂工作,那年中秋节,化工厂食堂供应“鲜肉月饼”,那年头,吃肉不容易,鲜肉月饼是稀罕之物,不是每个职工随便买的,每人限购四只,现做现卖,闻上去喷喷香,咬一口蓬蓬松,再咬一口肉馅饱满多汁,满嘴的肉汁,味道很不错吴泾化工厂是上万职工的局级大厂,有好几个食堂,哪里能供应那么多月饼?我这个人一向迟钝,面对食堂窗口前的长龙般的队伍,排了很久,眼看快到了,食堂工作人员说,卖光了中秋节放假时间安排我只得空手失望而归千百年来,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对很多人来说,不吃月饼,缺少月饼的中秋节简直就像没过节一样,我没有沮丧,回家与我家人一起吃我母亲自制的月饼,也是那年中秋节说不尽的欢愉与快乐

岁月流逝,“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飒爽的秋风送来了月圆的气息似水流年,就在恍恍惚惚的瞬间,又是一年中秋至让我想起了已经逝去的中秋记忆与往事

在我的幼年时代,即1950年代,那时新中国刚诞生不久,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朝鲜战场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着殊死的搏命国家有难,男儿赴死,与中华大地上优秀的中华子孙一样,上海儿女也慷慨高歌奔向朝鲜战场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住在靠近华山路的徐家汇的老街里这中秋节的来历视频一切,幼小的我全然无知,直至我1960年代上了中学后,读到巴金先生的《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我才知道这场战争的残酷巴金先生的书名“团圆”该是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主题啊!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也渴望“团圆”,赏月与团圆是传统中秋节的永恒主题,即便1950年代那场残酷的战争,也没有影响上海人过中秋团圆节的热情,徐家汇华山路上的景象,马路上车水马龙,两边的商店热热闹闹,人们忙着准备过中秋节的情形还是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当然,最少不了的一个程序是吃月饼有一年父亲单位里发了几个月饼,他包好带回家,第一次让我见识了广式月饼,兄弟姐妹多也做不到每人一个,一只月饼要切很多块,即使分到一小块,也舍不得马上吃完,咬上一小口,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还得喝一口茶,细嚼慢品,吃在嘴里,甜到心上,心里美滋滋的……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郑州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hd/6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