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外国也过中秋节吗有什么习俗

发布时间:2020-10-30 18:45:43   点击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我是小尼哥,帅气又洒脱!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小编祝大家中秋节,咱中国人讲究的是阖家团圆热热闹闹的过中秋吃月饼,赏月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外国也会过中秋呢~你们知道各国的中秋习俗吗?

那么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各国中秋节的习俗吧!

日本

日本“月见节”:吃团子,赏月会

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见节”。节日这天,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吟唱吆喝,扶老携幼,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孩子们还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日本人过中秋吃的不是月饼,而是江米做的“团子”,它形状各异,馅儿以豆沙为主。如今日本只有少部分地方保留着过“月见节”的习惯。

韩国

韩国“秋夕节”:家团圆,品松糕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秋夕在韩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始全国上下就要接连放假3天,庆祝佳节。韩国“秋夕节”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后全家人一起跳舞、赏月。女孩子们穿上艳丽的传统服饰,玩起古老的跳板游戏。韩国也有独特的中秋食物——松饼。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中秋时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

越南

越南“中秋节”:听阿贵,打花灯

越南人的中秋节以孩子、鲤鱼为贵,显出自己特点。阿贵相当于越南版的嫦娥,相传阿贵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往受责。晚上彩灯齐放,传说是条鲤鱼成精后害人,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于是,孩子们都在中秋晚上听“阿贵”的传说,还会提鲤鱼灯出游玩耍,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月圆节”:听讲经,拜月亮

斯里兰卡的“月圆节”,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当月亮团圆时,就要过一次佳节,当然以中秋的“月圆节”最隆重。“月圆节”这天,斯里兰卡全国放假。善男信女们早早安排好美味佳肴后,都争先恐后地到寺庙或神堂去听讲经,拜月亮。听拜之后,人们围坐在场院里,就着美食,端坐赏月。直至明月西沉,歌舞娱乐,尽兴而散。

泰国

泰国“祈月节”摆仙桃拜八仙

泰国人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每当泰国的八月十五之夜,各家各户用甘蔗扎成拱门,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参拜月亮。中秋桌上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个个栩栩如生,向祈祷者传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桌上还摆满了“寿桃”、“月饼”之类美食。据泰国传说,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菩萨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

朝鲜

朝鲜“秋夕节”秋夕节吃的是蒸饼、煎饼

朝鲜中秋节叫“秋文节”。也称“秋夕”“嘉徘”,与元旦、寒食、端午列为民间四大佳节。当天,他们以松饼为节物,家家蒸食并相互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豆沙、粟肉、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有的还吃用糯米和松子、栗肉、枣泥、蜂蜜做的八宝饭。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妇女们多做名叫“布伦阿”的荡秋千竞赛。

以上说了这么多,

那么我们中国有那些中秋习俗呢?

就知道吃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佳节时,大家当天都会做的事情

1.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3.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4.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每到中秋时总会想起儿时的快乐,全家围在一起聊天,赏月,分享月饼,听奶奶讲述着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家里养自己长大的父母还在等着远方的儿女回家团圆,因此中秋节它寄托着世代国人盼望团圆的愿望,承载着厚重的思乡真情。

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的二分之一,所以俗称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又因为传说唐明皇在这一天夜游月宫,于是便称中秋为月夕。由于此夜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此回娘家的媳妇在这一天必须返回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故又称为女儿节或团圆节。

中秋的月亮对于中国人来讲有着文化意象,每一种月像都传达了人的一种情感。中秋月,一方面,它融合了聚合与分散,团圆与思乡,圆满与缺憾的重重矛底另一方面,于此矛盾的心绪中,回月又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同期许—团圆与和谐:生活安定、事业和顺、家庭和美、天下和平。

中秋节不论在异国他乡

还是在中国

始终要记得回家

与家人团圆一起赏月,吃月饼

在你那遥远的家乡里

总有几个人牵挂着你

天上一轮圆月

人间几度思乡

无论如何

祝你中秋快乐

往期精彩阅读

点击以下关键词

-天南地北天门人-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

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

-地名的由来-

竟陵

红军沟

小板

笑城遗址

渔薪

石家河

杨林

罗家场

麻洋泊江

拖市

麻洋

七屋岭

灰市

卢市

彭市

蒋场

岳口截河净潭

健康村

万寿大桥

横林

金家场

甘岭

杜并山

胡市

白茅湖

马湾

多宝镇

皂市

张港

罗汉寺

隐秀亭,元春榭

陆羽故园

灰埠头

哈风店,氽鸡湖

西塔寺

视听天门ID:tmtvsttm

天门市广播电视台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112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