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韩国人也过中秋节吗不,他们说那叫秋

发布时间:2023/11/29 9:22:22   点击数:

你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吧,那你知道,这也是韩国人的传统节日-秋夕节吗?

其实,准确来说,是朝鲜半岛也有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不光是朝鲜,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汉字文化圈”,比如韩国、日本、越南都过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

01

朝鲜的"中秋节"源于中国,但如今的韩国人并不想承认这一点。

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努力去中国化。

但搞笑的是,如果你听到韩语中的一些四字成语,你听谐音可能会比韩国人更快理解意思。

朝鲜半岛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曾经其统治者一度尊崇中原文化为正宗,正式公文与书籍都用汉字书写。

但是在近代,随着社会发展,为了建立本地独特自主的国族认同、文化及语言,韩国掀起了废除汉字运动,推行“韩文专用”政策,在小学教育中完全废除汉字教育,汉城也改成了首尔。

但韩文是一种表音文字,简单说就是拼音,所以不可避免的就是同音字很难分辨,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人身份证上有汉字的原因。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可以理解,但这种不顾实际情况,排除他国文字的影响,最终只是给他们自己带去了混乱。

比如,他们无法准确地写出自己和父母的汉字名字,无法深刻理解那些经过历史沉淀的、内涵丰富的概念性词汇。更要命的是由于汉字的废除,出现文化断层,很多韩国人已经看不懂他们引以为傲的古籍了。

哎,韩国的好些古建筑上,都是汉字牌匾啊,有几个韩国人认得?

还有就是韩国人,为了更准确、更清晰的表达,根本无法彻底抛弃汉字,所以重要文书使用汉字不可避免。比如,韩国人学法律还要学汉语。

02

有没有听过韩国拿汉字申遗的笑话?

先不说事件的真实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他们到底有没有收到这样的申请。

汉字对韩国是遗产,对中国人可不是这样的意义。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沿用至今、不曾间断,是中国历代的主要官方文字。

再来说说,韩国人为什么如此热衷申遗,制造了那么多中韩文化争议。

这可能要说到朴正熙执政时代的“文化立国”策略,通过一系列文化保护措施,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让大众看到文化发展可以创造精神、物质财富。

我们可以看到,后面韩流大行其道时,带动韩国相关的旅游、化妆品、手机等等,产生不断的经济效应,一时风头无两。

不得不说,韩国对于推行文化与输出,转变收益方面,确实思路不错。

所以,“文化”某种意义上,可能对于韩国来说是生意。

但是文化产业创意、创新,是很容易遇到资源枯竭,灵感消退的,也就是瓶颈期。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是其思想的源泉,传承与发展就能历久弥新。

因为他们的文化历史太短暂,巅峰时期的朝鲜王朝是从到年,不过几百年。知道吗?韩国人背历史时期,是背君王,我们是背朝代,这一对比就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老眼红。

但估计很多网友反感韩国人的点是,明明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但非要否认说,是东洋风。

也就是很多人担忧的,“韩国正自上而下有默契地偷中国传统文化”,即先模糊概念,整个“东洋风”,泛指整个东亚文化圈,然后堂而皇之的拿来直接用。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东亚,巨头不就是中国吗,中华文化的源头。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削弱中国风的影响力。

混淆视听真的很厉害,忽悠了一大批人,其用心可见一斑。

之前,李子柒发布做泡菜的视频,遭到韩国网友的攻击就是证据。

这是自信过了头吧,我们日常做的酸菜、咸菜、泡菜可多了,我们没分那么细,但这用得着抢?

真的是文化沙漠呀,事事都要争,自信是源于自卑,我想他们不敢、也不想承认这一点吧。

但终归,从这一场场闹剧中,我们要得到一些警惕与反思。

中国人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一点河南做到了,是佼佼者,一个个令人赞不绝口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最后,来两句中国古诗中的浪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140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