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辛弃疾词里的中秋有团圆有九问明月的精彩更

发布时间:2024/1/29 14:03:32   点击数: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39.net/news/a_5941636.html
中秋佳节,怎么能少得了诗词呢?怎么少得了明月呢?热血男儿辛弃疾,在这个团圆夜,遥望苍穹,九问明月,写下《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全词饱含浪漫主义格调,将月亮的深沉和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及神话传说,融化交织成一幅美丽而深邃的美丽画卷……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只能让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烦。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钩一样弯?词人这一连串的发问,把读者带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问得奇,问得妙。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词人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我们都知道,辛弃疾一生的抱负,并不是写诗词,而是纵横疆场,向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沙场生活,并且他还真能打仗,智勇双全,他两次追杀叛徒的事迹轰动天下。他一生力主抗金,希望收复中原。可是这一等就等到了六十多岁了,在这一年的秋天,辛弃疾在“杀贼!杀贼”的呼喊声中离世,一生都没有再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他的乡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呢……有一年的中秋节,在这一天,词人和好友赏月喝酒,祝愿好友在这美丽的江面上,和家人团聚在温暖的灯前,于是写下这首《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怀、趣味全减,面对着送别酒,怯惧年华流变。何况屈指指计算中秋佳节将至,那一轮美好的圆月,偏不照人的团圆。无情的流水全不管离人的眷恋,与西风推波助澜,只管将归舟送归。祝愿你在这晚秋的江面,能将莼菜羹、鲈鱼脍品尝,回家后与儿女团聚在夜深的灯前。趁旅途的征衫未换,正好去朝见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贤访贤。料想在深夜的承明庐,正留下来教你检视翰林院草拟的文件,还派遣筹划边防军备。故友倘若问到我,只说我依然是愁肠满腹借酒浇愁愁难遣。遥望秋天的云霄里一只落雁消逝不见,我沉醉中听到有谁奏响了空弦!辛弃疾,这个风一样的男子,他的一辈子都在为恢复中原而努力,他一生力主抗金,留下六百多首词是他光临这个世界的意义,千百年前驰骋于点兵沙场,千百年后仍然纵横于纸上江湖……他的中秋词里,有团圆,有离别,有九问明月的精彩,更有欲说还休的深深的乡愁……刘禹锡中秋佳节赏月写尽月亮之美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143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