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发布时间:2024/3/13 21:06:19   点击数:
哪里治白癜风 http://www.xxzywj.com/m/

导语:白居易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正月二十日,河南郑州新郑的一个小官僚家庭,祖父白锽曾任巩县令,父亲白季庚曾任襄州别驾。

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贞元二年(年),他在江南得知有进士科,便刻苦读书。贞元十八年(年),他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

白居易在长安期间,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在任期间,除草拟诏书外,经常上书论事,积极参政,直陈时弊。他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

白居易因为上表主张严缉武元衡的凶手而被认为越职言事,又因为被诽谤有害名教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期间,他与当地的僧人交游,并在庐山北建草堂。

白居易后来又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的刺史,在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他也与元稹、刘禹锡等友人相互赠诗唱和,形成了“元白”和“刘白”的盛况。

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会昌六年(年)八月十四日去世,赠尚书右仆射。

01《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南浦凄凄别”,南浦是南面的水边,常用来称送别之地。凄凄是形容词,表示凄凉悲哀的意思。别是动词,表示分别,离开。这句用四个字就概括了送别的场景和心情,简练而富有感染力。

“西风袅袅秋”,以自然景物衬托送别的氛围。西风是秋天的风,袅袅是副词,表示吹拂的样子。秋是名词,表示秋天,也暗含着衰老和凋零的意味。这句用三个字就描绘了秋风吹拂的画面,营造了一种萧索黯淡的气氛,与第一句相呼应,增强了离别的悲凉感。

“一看肠一断”,以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一看是动词短语,表示回头看一眼。肠一断是比喻词语,表示肝肠寸断,心如刀割的意思。这句用四个字就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哀伤,生动而感人。

“好去莫回头”,以劝慰语气结束全诗。好去是动词短语,表示放心前去,不要担心。莫回头是动词短语,表示不要再回头看。这句用四个字就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的祝福和鼓励,也暗示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无力。

这首诗是白居易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写出的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南浦为背景,以西风为气氛,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悲哀和不舍。诗句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才华。

02《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诗人感到被子和枕头都很冷,让他很惊讶,然后又看见窗户被雪光照亮。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知道夜深了,雪也下得很大,因为他不时地能听到竹子被压折的声音。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淡泊。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客观的景物和声音,把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中没有华丽的修辞,而是用平淡的语言,写出了深刻的意境。

03《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世业空指祖传的产业荡然无存,弟兄羁旅各西东指兄弟们漂泊流浪,相隔千里。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田园寥落指战乱过后田园荒芜零落,干戈后指战争结束之后,骨肉流离指逃亡途中骨肉同胞分散失去联系,道路中指在逃难的路上。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吊影指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分为千里雁指好像离群的旅雁,远隔千里。辞根指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散作九秋蓬指行踪不定酷似无根的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转抒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共看明月指分散的亲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月亮,应垂泪指都会伤心落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指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河南经乱后写给远方兄弟们的一首思乡思亲之作。诗中以月为媒,以雁、蓬为喻,抒发了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散、家破人亡、思念亲人、心灵相通的感情。诗歌语言朴素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悲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04《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ī)。”是说我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方法,这个方法不需要用占卜的方式来判断吉凶。这里的“君”指的是作者的好友元稹,他们曾经共同参与过政治改革,但是失败后被贬到地方。作者暗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失意和挫折,也表达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信念。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说检验玉的真假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需要等待七年。“玉”指的是人才,特别是忠贞不渝的人才,而“材”指的是木头。作者用这句比喻了人才的稀缺和难以辨别,也暗示了他们在朝廷上受到的冷落和排挤。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是说周公在流言蜚语的日子里也会感到害怕,王莽在篡位之前也是毕恭毕敬。“周公”指的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姬旦,他曾经辅佐成王治理国家,但是因为他权势过大而引起了人们的嫉妒和怀疑。

而“王莽”指的是西汉末年的篡夺者王莽,他曾经以谦虚仁义的形象欺骗了汉室和百姓,最后夺取了皇位。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说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这里的“这人”指的是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忠臣还是奸臣。作者用这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无意义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真诚缺失和虚伪盛行的悲哀。

这首诗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虚伪和欺诈现象,也抒发了作者对真诚和忠贞的赞美和渴望。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反问等手法,使得诗歌富有哲理和讽刺意味。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中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人心不古的历史背景,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失意、在道德上坚守、在人生上感慨的心境。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白居易诗歌中的佳作。

05《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泉是天平山山腰的清泉,泉水清澈见底,泉声悦耳。诗人用“云自无心水自闲”来形容白云和泉水的自然状态,既表现了它们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云无心,意思是白云舒卷自如,不受外界干扰;水自闲,意思是泉水悠闲自得,不急不缓。这两个词语都有“无所牵挂”的意思,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向往和赞美。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人问白云泉为何要奔流飞泻到山下去,这样不仅失去了它原本的清静和安逸,还给人间增加了波澜和纷扰。奔冲,意思是急速地流动;波浪,意思是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

诗人用“奔冲”和“波浪”来形容白云泉从山上到山下的变化,既表现了它的动态,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间的担忧。这两个词语都有“动荡不安”的意思,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惋惜和忧愁。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天平山游览时所作,以白云泉为题材,写出了他对于自然界和人间社会的不同感受。诗歌通过对比白云泉在山上和山下的不同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赞美和向往,以及对于人间社会的忧虑和担心。诗歌语言简洁明快,音律优美,富有哲理和情感。

0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诗人回忆了在长安时的美好时光,曲江池和杏园都是长安的名胜,诗人曾在那里与友人宴游赏月,享受着高官的荣华。这里用了对比手法,把昔年和今年,曲江池和湓浦,杏园和水馆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身份和境遇的变化。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pén)浦沙头水馆前。湓浦是江州的一条小河,水馆是诗人居住的简陋房舍,沙头是水边的荒凉地方。诗人在这里望着同样的月亮,感受着不同的心情,无法与昔日的友人相聚。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诗人向西北方向望去,却不知道故乡在哪里,因为距离太远,隔着山河。诗人向东南方向看去,却见到月亮已经圆了几次,因为时间太长,度过了几个中秋。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昨风一吹指昨夜的风声,无人会指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的心情。今夜清光指今夜的月光,似往年指像往年一样明亮。这里用了转折手法,把昨夜和今夜,风声和月光相对比,显示了诗人虽然孤独寂寞,但仍然不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州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在异乡思念故乡、感慨风月无情、寄托情怀于自然、抒发孤寂之情的高超诗才。这首诗也是中秋节赏月诗歌中的名篇之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

总结: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平实流畅,不用典故和难懂的词句,而是采用民间口语和俗语,使诗歌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和欣赏。他的诗歌内容贴近生活,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不做虚饰和夸张,而是实事求是地写出自己的心境和态度。

白居易的诗歌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多彩面貌。他的诗歌既有讽谕时弊的,也有闲适自娱的,也有感伤怀旧的,也有杂律咏物的。

白居易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主张和创作,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一位富有人情味和艺术魅力的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14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