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中秋赏月来了,菊黄蟹肥还远吗

发布时间:2016-12-20 7:59:52   点击数:
历来文人好吃者都对此货偏爱,甚至至极,留下许多文字记载品尝时的欣喜之情以及诸多心得。我们今天就把他们聚在一起,在蟹还没有肥到最佳时先用意念尝一尝~“蟹宜独食,不宜调配他物。最佳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袁枚《随园食单》“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以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天美,以养吾之老饕。”——苏东坡《老饕赋》这里描述的是苏轼最爱吃的几种美食:“项上之一脔”指的是猪脖子后面那一小块最嫩的肉,“霜前之两螯”指的是秋后大闸蟹成熟时那两只蟹螯,“樱珠之煎蜜”指的是蜜饯樱桃,“杏酪之蒸羔”指的是蒸羊羔,“蛤半熟以含酒”是醉蛤蜊,“蟹微生而带糟”自然是指醉蟹。在这段诗赋中提及的六道美食中,关于蟹的独占其二。由此可见,我们的苏大吃货对蟹的钟爱。“予于饮食之美,无一物不能言之,且无一物不穷其想象,竭其幽渺而言之,独于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李渔《闲情偶记》李渔,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戏曲家,有“蟹仙”之誉。李渔嗜蟹,还精于品蟹,对于如何品蟹,李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一,「世间好物,利在孤行……和以他味者,犹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是说大闸蟹须独吃,不应与别的菜一起入锅;其二,「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谓蟹应整只蒸,不可刀切肢解;其三,剖一只,吃一只,断一螯,吃一螯,从蟹壳里出来就入口入肚。他说,这样吃蟹原汁原味,「气与味纤毫不漏」。凡治他具,皆可人任其劳,独蟹与瓜子菱,必须自任其劳,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我食之,不殊味同嚼蜡,且似不成其为蟹。七尖八团,七月里吃尖脐(雄),八月里吃团脐(雌),那是蟹正肥的季节。记得小时候在北平,每逢到了这个季节,家里总要大吃几顿,每人两只,一尖一团。照例通知长发送五斤花雕全家共饮。有蟹无酒,那是大杀风景的事。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我们虽然没有那样狂,也很觉得乐陶陶了。母亲对我们说,她小时候在杭州家里吃螃蟹,要慢条斯理,细吹细打,一点蟹肉都不能糟踏,食毕要把破碎的蟹壳放在戥子上称一下,看谁的一份儿分量轻,表示吃的最干净,有奖。我心粗气浮,没有耐心,蟹的小腿部分总是弃而不食,肚子部分囫囵略咬而已。每次食毕,母亲教我们到后院采择艾尖一大把,搓碎了洗手,去腥气。……食蟹而不失原味的唯一方法是放在笼屉里整只的蒸。……食客每人一份小木槌小木垫,黄杨木制,旋床子定制的,小巧合用,敲敲打打,可免牙咬手剥之劳。我们因是老主顾,伙计送了我们好几副这样的工具。这个伙计还有一样绝活,能吃活蟹,请他表演他也不辞。他取来一只活蟹,两指掐住蟹匡,任它双螯乱舞轻轻把脐掰开,咔嚓一声把蟹壳揭开,然后扯碎入口大嚼,看得人无不心惊。据他说味极美,想来也和吃炝活虾差不多。在正阳楼吃蟹,每客一尖一团足矣,然后补上一碟烤羊肉夹烧饼而食之,酒足饭饱。别忘了要一碗汆大甲,这碗汤妙趣无穷,高汤一碗煮沸,投下剥好了的蟹螯七八块,立即起锅注在碗内,洒上芫荽末,胡椒粉,和切碎了的回锅老油条。除了这一味汆大甲,没有任何别的羹汤可以压得住这一餐饭的阵脚。以蒸蟹始,以大甲汤终,前后照应,犹如一篇起承转合的文章。-——《雅舍谈吃》梁实秋小时母亲做咸蟹很拿手,买一只肥大的膏蟹,洗净,剥壳,去内脏,用刀背把蟹钳拍扁,就拿去浸一半酱油,一半水,下大量的蒜头。早上浸泡,到傍晚就可以吃了。上桌前撒上花生末,淋些白醋,是天下的美味。别怕杀螃蟹,其实很简单,第一要记住别残忍,在牠的第三与第四对脚的空隙处,用一根筷子一插,穿心,蟹即死,死得快,死得安乐,这时你才把绑住蟹的草绳松开也不迟。洗净后斩件,镬中加水,等沸,架着一双筷子,把整碟蟹放在上面,上盖,盖个十分钟即成,家里的火炉不猛的话,继续蒸,蒸到熟为止,螃蟹过火也不要紧。另有一法,一定成功,是用张纸铺在镬中,等镬烧红,整只蟹不必劏,就那么放进去,蟹壳向下,大量的粗盐,撒到盖住蟹为止,上盖焗。怎知道熟了没有?很容易,闻到一阵阵的浓香,就熟了,就能吃了,吃时最好淋点刚炸好的猪油,是仙人的食物。——蔡澜《蔡澜谈食材之蟹》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48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