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中秋红楼梦与中秋民俗

发布时间:2018-4-8 0:11:45   点击数:
中秋快乐中秋节,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因此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1时逢三五便团圆《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写了贾雨村的故事: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后来贾雨村与甄士隐饮酒: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团圆是中秋民俗的中心意义。中国人自古以来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而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也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圆月来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都是千古绝唱。《红楼梦》中,中秋节的团圆氛围就愈发突显出贾雨村发迹前寄宿葫芦庙里漂泊无依、穷愁潦倒的境况。贾雨村的两首诗里也分别用了和中秋民俗有关的两个典故。唐代文人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中有这样的故事:唐代韦固旅居宋城南店,遇老人倚囊坐,在月下检书。问:“所检何书?”云:“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云:“赤绳耳,以系夫妇之足。虽仇家异域,绳一系之,亦必好合。”因此,月下老人也成为人们熟知的专司婚姻之神。贾雨村诗中的“月下俦”正是这个意思。所谓“风尘怀闺秀”,正是因为贾雨村此前在甄府遇见一个丫鬟,因多看了他两眼,“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后来,贾雨村为官,也便娶了这个丫鬟。另一个和中秋民俗有关的,便是“蟾宫折桂”。传统习俗中,桂树与月亮有不解之缘。汉族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在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后来宝玉上学,“彼时黛玉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也是这个意思。困顿中的贾雨村既自惭形秽,愁眉不展,又不甘寂寞,希望终有蟾宫折桂之机。应该看到,穷困中的贾雨村不失读书人本色,因而他既得到了甄士隐的认可,又得到了丫环娇杏的青睐。“月下俦”和“蟾宫折桂”的运用,为贾雨村这一人物的心理描写植入了更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然而,一踏入仕途,贾雨村便也开始玩弄权术,深陷“护官符”的官僚体系当中。整个官场的浑浊通过贾雨村这一人物性格的前后变化也可略见一斑。2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第七十五和第七十六回集中描写了贾府过中秋的习俗。首先是馈赠月饼、西瓜等物品。原文写道:

次日起来,就有人回(贾珍)西瓜月饼都全了,只待分派送人。第二天:贾母又道:“你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西瓜看着好,打开却也罢了。”贾珍笑道:“月饼是新来的一个专做点心的厨子,我试了试果然好,才敢做了孝敬。西瓜往年都还可以,不知今年怎么就不好了。”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同时,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因此也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宁国府要在中秋送礼给贾母,这其实也体现了大家族的礼数。其二是祭月。因宁国府贾敬去世,家人守孝三年未满,不宜过节。荣国府祭月是在大观园内进行的。七十五回是这样描述祭月过程的: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也成为了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后来,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也逐渐流传到汉族民间。礼仪式的皇家祭神行为变成了大众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沿续下来。同时,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卷四“八月”中记载:“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颜如皓月。”其三是家宴。家宴是中秋节家人团圆的重要形式。贾府的家宴设在山之高脊凸碧堂内。原文写道:于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只坐了半壁,下面还有半壁余空。因是家宴,且是中秋团圆之期,因此基本所有家人也都到场。另外,贾府毕竟是大家族,需要遵守礼法,因此家宴上诸人的坐法也有讲究,须按照辈份排位。为了给家宴增添快乐气氛,贾母“命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花在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因此席上也十分热闹。其四是赏月。原文写道:贾母又命将罽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后来,民间中秋赏月活动逐渐盛行,“赏月”也成为人们团聚、期望康乐和幸福的一种活动了。同时,贾母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欣赏力的人,所以在赏月的同时配以笛声,显得整个意境也更加美好、清亮、恬静,又富有遐想。不过,贾府之人中秋节之夜桂阴闻笛情景的描写,繁华之中却也透漏着凄凉之气。家宴之前,“贾母笑道:‘常日倒还不觉人少,今日看来,还是咱们的人也甚少,算不得甚么。’”此处脂批:未饮先感人丁,总是将散之兆。贾母为挽救这“盛宴必散”的场面,强作欢颜,虽然表面上一片热闹,可是人渐渐地因为各种原因散去,最后“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这里所写的中秋节既美好、清亮、恬静、充满遐想,又洋溢着人世的忧伤、悲凉和凄楚,充满了浓郁的浪漫色彩和淳厚的文人气息。其实,《红楼梦》里的中秋之夜,都是书中的大关节所在,都是深有含义的,就如秦可卿所说的,“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在看似热闹的中秋夜宴中,曹雪芹以月亮作隐喻,以乐景写悲情,将书中人物令人叹惋的命运隐藏在皎洁的月光和表面的华美之下,让人隐约看到悲剧的序幕已经拉开,一个百年豪门大族正在一步步地走向衰亡。3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只因黛玉见贾府中许多人赏月,贾母犹叹人少,不似当年热闹,又提宝钗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赏月等语,不觉对景感怀,自去倚栏垂泪。因此湘云劝慰,深夜里拉她到凹晶馆边联句。此时中秋夜宴和凹晶馆联句紧接抄检大观园之后,贾府的颓败景象已经显现出来了。诗的开头写“匝地管弦繁”、“良夜景暄暄”、“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等中秋夜热闹景象,其实也都是故作精神,强颜欢笑。然而纸上欢乐也难终篇。联句不知不觉地转出了悲音:“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黛玉说道:“这时候可知一步难似一步了。”作者大有深意,所指不但赋诗联句而已。湘云的“庭烟敛夕棔”、“盈虚轮莫定”等象征她的命运变幻;黛玉的“阶露团朝菌”、“壶漏声将涸”也预兆其生命将尽。“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凄清奇谲”的句子,正好是她们最富有诗意的自我写照。妙玉深感诗过于悲凉,想用自己所续把“颓败凄楚”的调子“翻转过来”,便从夜尽晓来的意思上做文章。但这不过是一种企图逃避不幸命运的主观愿望罢了。自以为能辨歧途、知泉源的妙玉,最后自己也不能免去“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的可悲下场。曹雪芹通过黛玉、湘云和妙玉的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刻画了这三位诗才横溢命运却令人担忧的女子,同时又借此明写贾府在抄检大观园之后衰颓的景象。此外,中秋作诗联句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一大雅趣。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4孝家十五过不得节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写道:

原来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顽旷荡,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

中秋将至,贾珍守制在家,赏月作乐此等美事岂能错过。无奈“孝家十五过不得节”,只好提前“应个景儿”:

果然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余者桌菜及果品之类,不可胜记,就在会芳园丛绿堂中,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将一更时分,真是风清月朗,上下如银。贾珍因要行令,尤氏便叫佩凤等四个人也都入席,下面一溜坐下,猜枚划拳,饮了一回。贾珍有了几分酒,益发高兴,便命取了一竿紫竹箫来,命佩凤吹箫,文花唱曲,喉清嗓嫩,真令人魄醉魂飞。唱罢复又行令。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封建时代按照丧礼制度居丧叫守制。如子女对父母之丧,自闻丧之日起,即须在家守孝三年,谢绝人事应酬,不得做官、应考、嫁娶、宴乐。贾敬吞金服砂、烧胀而殁之后,他的儿子贾珍于法度所限,热孝在身,只得守丧应景而已。可身为“威烈将军”的贾珍,名义上遵守礼制,背地里却寻欢作乐,无所不为,以至中秋前夜仍要大开夜宴,导致异兆发悲音,鬼怒人亦怨。

往期推送

《红楼梦》里的中秋节

《红楼梦》里话月饼

《红楼梦》里的“月”意象

中秋快乐!

赞赏

人赞赏









































白殿疯长在那里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85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