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食俗 >> 中秋将至,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习俗,小朋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是我国传承已久的一个节日,那么,这中秋节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样的别称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又有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一系列名称,是传承已久的一种汉文化,中秋节日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因为这天又恰逢三秋之半,所以就被叫为“中秋”了。这个节日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在宋朝的时候变得非常流行,而到了明清年间,这个节日成了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不在地位上,仅仅低于春节。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国家将中秋节定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02
中秋节传说
相传后羿射下了天上多余的九个太阳后,很多人前来拜师学艺。这天,后羿将求得的不死神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这事恰好被蓬蒙看到了。当后羿外出狩猎时,蓬蒙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危急时刻,嫦娥吞下了药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03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04
中秋古诗词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准备以下几点,下周我们和小伙伴一起来学习吧!
1
简述中秋节来历。
2
口述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3
中秋节,你的家乡都有哪些习俗?
4
背诵一两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
高年级至少两首,老师和同学们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哦!
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进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