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明月里总有好素材家乡月色美

发布时间:2025/2/26 13:05:26   点击数:
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
一位农村大嫂,早上翻开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日历后,对她的女儿说:“中秋节到了。”旁边的大哥说:“我绞点肉陷去,再买几斤月饼。”大嫂在家开始和面,准备大哥拿回新鲜的肉馅后包饺子。在我的家乡,一家人,就这样开始过节了。我们这个不足人的小村,人们平时吃肉都是现吃现买,图的就是新鲜。说起来,就是生活质量提高了。现在过节,大家都忙着用手机发祝福短信,或用电脑发送贺卡。又到中秋节了,村民们都管这叫八月节。大家都十分高兴地过这个节。在我国,中秋节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因为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称“八月半”。因为中秋节人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夜饮赏月的习俗,又有媳妇回娘家至此日必还家的俗规,并且以圆月为象征,故此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传说的故事很多。至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中秋节,历史文献上找不出答案。但我们的先人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与“秋报”有关。有一本书叫《闲情试说时节事》(周云锦、何湘妃合撰),这本书中说:“或许是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家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秋时也祭祀土地神,向他报告丰收,答谢神的保护和恩赐。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报’。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神。所以说,很可能中秋节,就是‘秋报’遗留下来的风俗。这种习俗,经过后人的增华而渐渐盛大起来。”另一种说法认为,中秋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我总是固执地认为第一种说法有意思。今年的中秋节又到了。略疏文采的我,晚上一定要到外面赏月的,也要顺嘴弄出几句顺口溜。我想,今年我必须写这样的句子:明月秋色共此时,嫦娥春姑同入诗。因为今年是个丰收年,我在农民的笑脸上,早已读出了丰收的喜悦。由此我想:今年中秋节里,我们赏月也好,品尝月饼也好,那份心情,那份雅兴,那份满足,不都是来自于我们对农业丰收的欢乐吗?由此我认为:节日的来源,更主要的还是人们为表达喜悦的心情,在固定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我们农民,总有着自己的过节方式。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一家人,就是我们这个村里比较典型的过节的方式。中秋节到来时,从古至今,人们永远保留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赏月,二是吃月饼。赏月,似乎只是文人墨客的雅兴。我国有庐山、桂林、三亚、兰州、宜宾、杭州、黄山、崂山、扬州等九大赏月胜地。这些地方,所承载的人文历史,各有不同。我们村的农民,从来没有人在中秋节的晚上,特意到外面去饮酒赏月。不过此时,村里的人们聚到一起,也总是谈论一番关于月亮的传说。我在读高中的那几年,每年的中秋节晚上,都约上几位好朋友赏月。几块月饼、几瓶啤酒,只是吃点、喝点,图个热闹。有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第二天早上,我总是捂着肚子找药吃。说起月饼来,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给我们哥四个分月饼,总是给我这个老儿子掰一大块。我三下五除二吃完了,不知是啥馅。妈妈又总是把她那块给我吃。爸爸在第二天晚上,又悄悄地把他那块塞进我的被窝。最近几年的中秋节,我都要给儿子买几斤月饼,最后总要剩几块没人吃。可是,在我们新民镇,有一个人,他叫卢会文,是原新民中学的语文教师,现已退休。他从年开始,每年的中秋节都为镇敬老院的每位老人买一斤月饼,一直到今年的中秋节,已连续13年,从未间断。我觉得,这份月饼,是最好吃、最甜的。因为这份月饼里,才真正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中秋节所赋予的特殊的内涵。不论我们的生活水平有多高,都不能丢掉我们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我们镇,一位农民今年春季承包了20栋大棚,第一茬西瓜就卖了元,而且还有第二茬的收入。我在电话中询问了这位农民,他说过节啥也不想吃,因为平时想啥就吃啥。我想:圆月可为诗人的诗作涂彩;圆圆的西瓜,不仅可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也为我们的山村,增添了实实在在的秋色。那即将收获的玉米、高粱、大豆,在今晚的月色中,一定会显得更加的妩媚动人。我寄真情与明月,更爱家乡秋色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ss/156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