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青未了中秋月团圆夜齐鲁壹点

发布时间:2023/12/3 9:47:02   点击数:
看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尚红云山东蒙阴人,退休干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2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走过冬雪的春天》。中秋月团圆夜作者:尚红云中秋,是个极易撩拨起游子思乡之情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夜,一盘皓月挂上碧空,古人形象地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现代人同样喜欢用月圆月缺寓意人间的悲欢离合,用月亮寄托相思和情感。古往今来,文人骚客们都对中秋情有独钟,举杯邀月、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歌赋。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就是现代诗人,也时常生出“遥寄相思中秋梦,千里故人何处逢”的缠绵情愫。我从小没离开父母半步,如今已年过半百还在父母身边。虽然父辈的家乡遥远,小时候偶尔随父母回老家,那乡情乡音也倍感亲切,但总归是父辈的家乡,有时会荡起一丝涟漪,很快就归于平静,所以没有多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伤感。中秋节对于我只是全家聚餐的普通节日,一个花好月圆、举杯赏月的美好日子。要说期盼过中秋,那还是孩童时代。20世纪70年代,物资匮乏,生活拮据,任何东西都凭票供应,捱过炎炎夏日,孩子们就掰着指头盼中秋,为的就是吃上月饼。记得母亲那时在乡下供销门市部工作,临近中秋,门市部会做些月饼出售来增加收入,没有专门的食品加工厂,都是职工自己动手加工,当会计的母亲也参与其中。职工们自己调馅、和面、烘烤,制作过程很原始,先将花生仁炒熟捣碎,把橘子皮切成细丝晾干,染成五颜六色,大家叫它“青红丝”,拌上鸡蛋、面粉、白砂糖搅和在一起,团成圆圆的馅子,外皮用香油和好面,反复揉得很筋道,包好馅还要蘸颜色点上五颜六色的点,月饼做好就放在烤炉里哄烤,一会儿金黄酥脆的月饼出炉了。尽管手头拮据,许多人家也会买几个月饼过中秋。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家每年中秋都早早备好月饼,父亲锁在厨子里,任凭我们姐妹闻着那月饼香味急得直跺脚,不到中秋月圆绝对不会拿出来。中秋之夜吃过团圆饭,父母便开始张罗着赏月了。那年月乡亲邻居们都住在一个大杂院,没有院墙,生活得就像一家人一样。各家都依次撑开圆桌,摆上月饼、水果、茶水,相互打着招呼,边聊天边静等月亮升起,孩子们看着桌上的月饼早就心急火燎、直咽口水了。大人们并不着急,让我们紧盯着圆圆的月亮,等着嫦娥出来在桂花树下捣蒜就开始吃月饼,我们深信不疑。不知是心急吃月饼还是太相信大人们的话,只要是晴天的中秋,待到月亮挂上枝头,的确能影影绰绰看到圆圆的月亮里,一棵茂密的树下,有一个婀娜多姿的美丽身影,大人们说那就是嫦娥仙子,她身边的那个小不点是玉兔。嫦娥准备吃水饺了,我们也开始品尝月饼,边吃边听大人们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故事,那凄婉动人的传说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美丽的月宫,遥望苍穹,幻想着有一天飞上月宫看看美丽孤独惆怅的嫦娥。后来长大了才明白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是个没有人居住的星球,嫦娥和吴刚的故事只是一段美丽的传说。印象中的那些年,家家都在防地震,用玉米秸和麦秸搭个团瓢,一家人挤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为了地震后不至于断了口粮,家家都会储备食物和水。防震风声最紧的年,父亲托熟人买了几斤月饼,用输液的玻璃瓶装好水,放进木箱子,封好珍藏在防震棚的横梁上,无论我们怎样眼巴巴看着那个食物箱,也是万万不能吃的,为了震后全家能生存,我们也只好忍了。感谢苍天,我们有幸躲过了地震,到了雪花飘飞的季节,父亲把珍藏的月饼拿了下来,这时一个个月饼干硬的像石头,即便这样我们仍然咯嘣咯嘣吃得津津有味。时代在变化,中秋这个寄托着人们相逢团圆情感的节日发生了很大变化。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隔海相望已成为遥远的回忆。交通便利,在外闯荡的游子们“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也不是难事。各种食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对中秋吃月饼也不像以前那么日思夜盼了,月饼很大程度上作为中秋赏月的必备摆件,一种艺术欣赏,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现在月饼的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枣泥的、果仁的、豆沙的,酥皮的、软皮的、大如月盘的、小巧玲珑的,包装也越来越精致,商家挖空心思推出各种高档礼品月饼,价格昂贵,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兴叹。但无论怎样变换花样,却吃不出那记忆中的美妙味道了。特别是现代人,大多久居闹市,家住高楼,没有了瓜棚果架,没有了乡邻间的相互问候,没有了树下赏月的乡情。不过,人们仍沿袭着传统习惯,在封闭的高楼内,也喜欢在阳台上摆上水果月饼,隔窗遥望苍穹,欣赏秋夜中皎洁的月光,回味过去,憧憬未来。图片摄影:周业发壹点号彩云飞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xs/141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