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习俗 >> 网络中国节中秋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传说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然而很多人对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并不了解。因此,我整理了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增长知识吧!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已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在《周礼》中出现了“中秋”一词,文中描述了在仲秋之月养老病、进食糜粥的习俗。由于古代历法的原因,农历8月15日正好处于秋季,而且是八月的中旬,因此称为“中秋”。另外,在每个季节中,都分为“孟、仲、季”,所以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员和文人学士也相继效仿,逐渐传入民间。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季是丰收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指“庄稼成熟”。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和各种果实陆续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人们将这一天定为节日。习俗中的“中秋”指的是秋季的中间,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而十五日是这个月份中间的一天,因此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季庆祝丰收的习俗传承下来的。
根据历史记载,古代帝王经常进行祭月的活动,日期定在农历8月15日,因为这一天正好是三个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习俗
祭月
早在《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的描述,意思是祭祀月神。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举行迎寒和祭月仪式,设立香案。在周代以后,每逢中秋夜都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人们摆放大型的香案,上面摆放着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的形状。在月亮下,人们将月亮神像放在对应的方向上,点燃红烛,全家人轮流向月亮拜祭,然后由家长切开团圆的月饼。切月饼的人提前计算好全家成员的人数,包括在家和外地的人,切割的大小必须一致,不能多也不能少。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同样有祭月的传统习俗。
观潮
在古代,除了赏月,浙江一带还有观潮的习俗。中秋观潮的风俗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详细的描述。汉朝之后,观潮的活动更加盛行起来。明朝朱廷焕的《增补武林旧事》和宋朝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都记载了观潮的情况。
猜谜
在中秋节的月圆之夜,人们会在公共场所挂起许多灯笼,在一起猜灯谜。因为这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欢的活动,同时这些活动也会传出一些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衍生出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庆祝中秋节的重要传统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那时它只是一种点心食品。后来,人们将赏月和吃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着家人团聚,表达思念之情。同时,月饼也是中秋节期间朋友间互赠的重要礼物,用来加深感情。
除了以上的习俗,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例如民间的拜月、赏月时骑马、兔儿爷、中秋宴席、舞火龙、燃起宝塔灯、偷菜求郎、祈求丰收、中秋骰子游戏、祭月烧香斗、月亮爬山等等。
中秋节的习俗代代相传。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能感受到中秋节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让亲情永远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喜爱,许多人前来向他学艺。而奸诈的逢蒙也混了进来。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然而,后羿外出之际,逢蒙趁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危急关头,嫦娥吞下了不死药,随后飘升到空中,最终落在月亮上成为仙女。人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设立香案,祈求嫦娥保佑吉祥和平安。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有一棵生长茂密的桂树,高达五百多丈,有一个人经常在砍伐它,但每次砍下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几千年来,桂树一直如此被砍砍又合,永远无法将其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叫做吴刚,他是汉朝时的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后来被贬谪到月宫,日复一日地从事这种徒劳无功的工作,以示惩罚。李白的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胡饼邀月
这个传说据说是最广为流传、也最可靠的。唐太宗为了讨伐北方的突厥,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进攻,终于在八月十五的那天获得了胜利并返回朝廷,经过数年的苦战,士兵们终于与家人和故土团聚。国家进行了庆祝,这时一个来自吐蕃的商人进贡了一种带馅的面饼,它装饰华丽、味道甜美。太宗品尝后非常喜欢,指着悬挂在天空中的明亮月亮对大家说:“应该邀请胡饼一同欣赏。”从此以后,吃月饼、庆祝中秋成为了喜庆的节日。
纪念胜利
最后一个传说发生在元朝时期,蒙古人统治汉族人非常残暴,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在压迫下,人们开始反抗,红巾军等抗蒙力量崛起。朱元璋等一些出身低微的人也参与到起义中。胜利的那一天恰好是八月十五,人们用一种馅的小圆饼作为联络工具,起义的指令藏在饼里。从此,中秋节和月饼就被赋予了纪念胜利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