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文化丨嫦娥奔月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10-31 18:41:03   点击数:
我们所熟知的中秋节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9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1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小人蓬蒙在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后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3步,月亮退3步,他退3步,月亮进3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谁都知道这是母亲用来哄小孩的故事,但人们更相信这是一种文化,官方的媒体也少不了津津乐道。

传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对一些事物的想象。例如:汉代天文学家将织女星画成一个跪着纺纱的少女形象,于是才有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没有天文图像就不会有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广泛流传的故事往往体现了后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制度以及道德标准,流传下来的便和故事所依据的事物相去甚远。

不过,官方在正式场合还是一本正经地说出其历史渊源:

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启死之后,由子太康继立,夏王朝内部发生内讧。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争立,接着又有武观叛乱,广大庶民群众就借此展开了强烈的反抗斗争。这就使有穷后羿有机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力。

有穷后羿,以善射见称,是东方夷人诸部势力比较强大的首领之一。当夏王室发生内乱,统治力量大为削弱的时候,他攻入夏都,赶走太康。但后羿也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他自恃有强大的武力,“不修民事”,只管田猎游乐,把政事交给寒浞经营。

后来,寒浞又勾结后羿的“家众”,杀死后羿及其家属,篡夺了统治权。

读完这段“正史”之后,忽然发觉后羿很长寿。

传说和野史怎么说都可以,牛也可以飞天,因为无人不知那是哄小孩入睡的故事。但正史就不同了,学术界将把它用于引经据典。

据正史记载:后羿是尧帝时期的射师(所以才有尧帝时期天上十个太阳,后羿射下九个的传说),尧帝传位给舜帝,舜帝传位给大禹,大禹再传位给儿子启,启再传位给太康。要知道,他们这几位大爷都是百岁老人啊,也就是说,后羿应该活了三百岁左右,更神奇的是,三百岁的老人不仅还有精力篡位,而且篡位之后还天天精力充沛地去打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专家信了。

那么,是否历史上有两个“后羿”呢:一个在尧帝时期帮尧帝射下九个太阳,一个在夏朝赶跑太康自己当天子?

其实,我们从汉字的意思里就能找到答案。

“羿”字由“羽”和“廾”组成。“羽”指羽箭;“廾”指双手。很明显“羿”是与射箭有关,包括对射箭技术高超的人的指代。

“后”字怎么解?如果知道“后代”是什么意思,那就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后”字是怎么解释了。所以,“后”就是后人、继承人、传承人。

现在终于明白了:“后羿”就是传承了高超射箭技术的人!

因此,后羿是指所有传承射箭技艺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人。所以才会有尧帝时的“后羿”和夏朝时的“后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把一个群体说成是某个人的名字呢?

这种事在传说历史中很常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文始祖伏羲”。我们现在的字典是这样解释“伏”字的:会意字,人像狗一样匍伏着。这种解释是根据古人造字的规律猜度出来的,但有些字并不完全遵循造字规则。

由“伏羲(古作牺)”可知,“伏牺”是一个时期生产力的象征。“伏”是一个人和一条狗,表明人类刚刚驯服野兽作为家畜的游牧文明时代(牺和牲都是用于祭祀的牲口),这个时代刚好是新石器中晚期,也就是伏羲所处的年代。

那个时代没有文字,后人要表达新石器时代所发生的事情时,人们可能是这样说的:“就是那个人类刚刚驯服了狗的时期”。累不累?很累。文字发明后,人们就简单的多了:将驯服野兽作为家畜用来祭祀的那个年代表述为“伏牺”,传着传着,伏牺便成了一个人;传着传着,新石器中晚期的所有文明都归集到了伏牺的身上--这就是伏羲这个名字的演变过程(注:这不是官方解释)。

说回后羿。有穷氏是当时众多部落(那时候称为“国”,其时天下万国,有穷氏只是其中之一国)之中的一个善于制造弓箭和射箭的部落。“穷”是“弓”的意思,有穷,就是拥有弓箭的部落。

夏朝时,姓名并不规范,一般只有一个字,如:大禹实际就是“禹”(后人根据自己的姓名习惯给加上一个大字),大禹的儿子叫做“启”。那么,有穷氏的首领叫什么?那时候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只靠世代口头相传。像“伏羲”一样,传着传着便以“后羿”(射箭的传承人)来指代,于是,有穷氏的首领便以“后羿”的名字传承下来了。

后来的古人(包括现在的历史学家)总以为夏朝是一个类似封建中央集权的社会制度,以为天子就是封建社会那样拥有绝对支配权的皇帝。而实际上,当时的天子只是相当于以前的武林盟主,哪个部落有能力就废了现任盟主,自己当盟主。

有穷氏善于射箭,凭实力搞了一次“宫廷政变”,后羿当了盟主(当然,这个后羿不是尧帝时那个后羿)。但后羿不懂管理其他部族,只会打猎,而他的相(相当于丞相)寒浞则很有心计,设计杀死了后羿,自己管理夏朝十几年。

再说说有穷氏的婚俗。寒浞取代了后羿的统治地位,便拥有后羿的一切,包括老婆。寒浞接管统治地位之时,也就理所当然地拥有了后羿的老婆嫦娥(请不要用现在的思维去理解三、四千年前的社会,更不要用一千多年之后才诞生的儒家思想来规范嫦娥的三从四德),嫦娥(也是后人给起的名字)是必须嫁入寒浞的门庭的--你可以把寒浞的宫殿理解为“寒宫”,于是,嫦娥“奔”“广寒宫”而去。

正史不一定是历史的真相,因为它由统治阶级来编写。野史不一定是诋毁,也许就是历史真相。传说肯定不是历史,但却往往以历史作为背景加以神化、夸大,满足人们喜欢八卦的好奇心理而想象出来的故事。不过,传说对研究历史也是很有价值,例如“后羿射日”的传说,肯定是因为尧帝时期北纬30度带发生过连续高温天气,这些传说给考证历史起到了提示作用。

能完整看完这篇文章的人不简单,这么有文化的您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xs/23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