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习俗 >> 蒸熟后又油炸
风轻云淡,明月高悬,各家各户团团圆圆,聚在院坝中,摆起香案,放上供果老成都的供果都要取一个“圆”字,与天上的圆月相互辉映石榴、气柑、板栗、核桃、枣子、小金南瓜等,不一而足供果中的重要物件,是老成都原汁原味的糍粑
烤炉用砖堆成,有近2米高,鸭子挂了几层,昼夜火不间断,伙计们上下不停地翻烤手有余钱的老成都,都要买一只烧鸭子回家过节,无论肥瘦大小
民俗学家告诉您:老成都过的特色中秋那才叫丰富和精彩
在老成都,中秋节大人有大人的玩法,小孩有小孩的玩法刘孝昌说:“老成都的柚子不好,发麻,成都人称其为气柑到中秋前后,娃娃们将柚子插上竹竿,三年级手抄报中秋节上面再插满香,点燃后称之为满天星”
主人家要给偷瓜的每个人发个小红包,还要留下来吃一顿中秋大餐,喝几杯薄酒若是主人家来年真的生了娃娃,还要摆酒宴感谢亲朋好友
最后切成小块装盘“鸭子头部放一小碟,内装葱段鸭子尾部放一小碟甜酱与香油制成的蘸酱十足十的皮酥、肉嫩、骨脆”
中秋前,老成都卖烧鸭子的店铺忙得不可开交,还把周边住家的老太太请来拈鸭毛,也就是拔鸭毛,一天要拈30-50只成都民俗学家刘孝昌说,拈鸭毛可是一个麻烦的活计“拔完大毛要拔硬毛,拔完硬毛要拔绒毛尤其是鸭绒,格外费事要用毛夹子慢慢拈”
华西都市报记者袁慧君(本版图片提供:刘孝昌)
偷南瓜
偷瓜人则大张旗鼓地把瓜用垫上草的箩筐装好,还要挂上红绸布条,敲锣打鼓地送到中秋节的习俗100字求子的人家去求子人家也欢欢喜喜地将门打开,放上鞭炮,迎接南瓜进门
拿刀一切,南瓜既多籽,滋味又甜,正合主人家的求子之意如果是两个大小差不多的南瓜,主人家更是欢喜,这有来年怀上双胞胎的好兆头
临近中秋,老成都的大街小巷,人人手拎一只烧鸭子,随着走路的步伐一甩一甩的凡是买到肥大鸭子的户主,则是在沿街邻居艳羡的目光中走过,颇有些施施然“哈呀,李哥,今年你家收成肯定不错,这鸭子买得好哦,好大哦”街坊邻居纷纷赞扬,异常光彩
刘孝昌说,老成都的烧鸭子绝对是道拿得出手的大菜,也最能体现成都人的热情“每逢中秋舞火龙的时候,殷实点的人家就在门口摆上香案,将烧鸭子整个摆上,招待舞火龙的小伙子们你扯脚脚,我扯翅膀,吃得安关于写中秋节的诗句逸,舞起火龙来也更威风”
耍游戏
每当中秋即将来临之际,蜜桂坊、清芳斋等老字号忙得热火朝天,钵钵里摆满了油光闪亮的麻饼麻饼一般是一家之长来买,一次买8-10个伙计们将麻饼用草纸封好,上面再贴上一张方形红纸,取个吉利,将这每封8-10个麻饼送到买主手中
彭州的九尺板鸭与大名鼎鼎的樟茶鸭也用的是蒲鸭儿刘孝昌说,这两种鸭子美味不相上下,制作也格外考究“以樟茶鸭为例,将蒲鸭儿洗净后,腹腔内抹上花椒、精盐、胡椒粉等香料,表面抹上醪糟、料酒先腌制半天后,沥干水,将鸭子吊在大木桶中,桶底放一小盆,里面装上樟树叶、龙泉驿的茉莉花茶、柏枝、锯末等,点燃用烟熏熏鸭一共要3次,第一次10分钟,第二次7-8分钟,第三次5-6分钟然后,拿大锅蒸一两个有关中秋节的手抄报小时蒸熟后又油炸,使其外酥里嫩,香气扑鼻”
很少有人知道,老成都过中秋节的内容之丰富、之精彩,是现在人根本无法企及的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秋是象征团圆的节日,走亲访友,少不了要带几盒月饼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也要吃上月饼才算圆满
对成都来说,以前是没有吃月饼的习惯
新婚夫妇如果几年都没有小孩,家里的婆婆着急了,中秋前就和左邻右舍说起了暗语:“啷个我家媳妇就是不开怀哦?要想个办法沾吉利哦”
鸭毛除净后,在鸭肚内填上香料这些香料颇有讲究,将八角、葱、姜、蒜、三奈等打成粉,先填入蒲鸭儿的肚内,再用竹签串上,挂在炉膛中,下面用青冈木烤青冈木气味芳香,火旺,温度高又耐烧,是制作老成都烧鸭子必关于过中秋节的诗句不可少的材料
九尺板鸭则选择中秋前后肥美又肉质细嫩的蒲鸭儿在卤水中放入盐、德阳窝油、汉源花椒、茴香、陈皮等10多种香料,腌上两三天再将鸭子背后用竹片绷住定型,定型后放入卤水中煮熟,捞出放芝麻
摆香案放供果糍粑麻饼都有
蒲鸭儿上成都家家户户都买
带上小刀,背上背篓,几个人就出发了看到院门关了、鸡收了、狗也牵到一边了,就摸到房子边老成都的南瓜都长在房子上,看准了用小刀一割,千万不能扯,一扯就要把人家的瓦扯掉,主人家要骂的割下后往背篓里一装,扯些草盖上遮好,几个人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供菩萨
大人、孩子们都爱凑的热闹是皮灯影中秋前,有好事者或保甲长提前到各户凑钱,凑好钱就去请灯影班子到下午四五点,灯影班子就把白布扯起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把锣鼓敲得震天响,引得周边的居民连忙搬板凳占位子老太太、小孩早早地凑过来,皮影班子上映的大闹天宫、沉香救母等戏码,热热闹闹地赢得满堂彩
中秋夜,老成都还有偷瓜送瓜的习俗,潜入他人菜地偷摘南瓜《成都竹枝词》有言:“彩亭锣鼓送南瓜,送到人家一片哗吃罢酒宴才散去,明年是否有娇娃”
烧鸭子
在农历八月十五前,无数赶鸭人赶着成千上万只鸭子从成都南边而来经过3个月已经长到两三斤重的蒲鸭儿,沿着锦江,从老南门,走到安顺桥、东大街、北大街,或西门上的烧鸭子店,就算是走到终点了
一人担着鸭棚子,这是赶鸭人在3个月中的“行军床”鸭棚子是用竹子搭成的拱形床,上铺棕丝,样子有点像船篷无论刮风下雨,赶鸭人的容身之处就是这简陋到极中秋节放假安排2014限的鸭棚子另一人担着竹栅栏,展开就可以围成一个鸭圈,能将几百上千只鸭子圈养在其中
半夜跑去偷瓜送给求子人家
河灯有船形、四角形、梅花形、荷花形等用彩纸叠好,抹上清油,中间用油棉花做信子,美观又不沉水这些河灯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在月光、烛光、波光的交相辉映中,渐渐地消失在天际过路的船远远地避让,以免船桨将河灯打翻了
烧鸭子是一道典型的成都风味,大凡有条件的成都人家,在中秋节都会买上一只鸭子拿回家去烧来吃如此一来,催生了一个行当——吆蒲鸭儿所谓蒲鸭儿,是指从蒲江周边,包括新津、彭山等地赶来的鸭子
等天色擦黑,赶鸭人拦出一片水面或空地,铺开竹栅栏,将蒲鸭儿圈养在其中盖好鸭棚子,垫上两铺蓑衣,铺上一张草席,就中秋节手抄报是赶鸭人简易的家了
这些鸭子大多是成都麻鸭,抗病力强,耐暑湿,不挑食,小鱼小虾,螺蛳虫蚁都能吃路遇水田,几百上千只鸭子一边嘎嘎嘎叫唤,一边跳下水田,寻螺蛳,觅小虫,欢乐得很
若是被人抢了先,将看好的瓜偷走,只有找个不周正的瓜补上”主人家嘴上虽骂,心里却高兴得很,最好骂得半条街都知道“有人偷,说明主人家南瓜养得好,是件长面子的事情”
赶鸭人手持长杆,长杆尖端系着布条,赶着鸭子,从两三百里外的蒲江等地朝成都走来之所以多从成都南面而来,是因为南面多水田,鸭子能找到大把地方觅食
月饼是外来品,在“民国”初年才从江浙一带传过来除了月饼,成都人过中秋节还有其他什么特色美食?有什么特别的玩乐?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敬了2014中秋节几月几日月光菩萨后,将鸭肚中的香料取出,砍成几块,把鸭肠、鸭蹼等在卤水中腌过后,给小娃娃当零嘴,鸭肉则分给众人吃全家人一起分享着香酥滑嫩的烧鸭子,是老成都中秋美食中的重头戏
端午节刚过,农民们有些闲暇,就想办法找点外快他们买来几百上千只小鸭,先在家里喂养半个月等小鸭长得健壮了,就三两人搭伙上路,吆蒲鸭儿
每年雷打不动的吆蒲鸭儿,让赶鸭人和当地农民成了老熟人若是赶鸭人没按时出现,这边的农民就要念叨了:“今年吆蒲鸭儿的怎么还没来呢?田里的草都要长满了”“快了,快了,都走到下城口了”
娃娃们在中秋晚上,拿着这些满天星大街小巷地你追我赶更有好事者借着锣鼓点耍满天星,如同耍杂技一般大人们难免多说几句:“娃娃些注意到哈中秋节的英文单词,不要把草房子烧着了”孩子们正在兴头上,哪里顾得:“不得,我在坝坝头耍”
随着时代的发展,樟茶鸭的制作更加登峰造极老成都文人黄敬临是个美食家,他采用福建漳州的铁观音以及其他上等名茶的嫩叶熏制鸭子,让西太后慈禧宴请的洋客人都赞不绝口,特改名为樟茶鸭“现在北京饭店中还有这道名菜”
中秋美食,首先要敬月光菩萨这位菩萨是位女神,以往在乡间赶夜路,如没有月光照明,基本上是伸手不见五指,搞不好就走到水田或粪坑去了这位女菩萨心肠慈悲,用皎洁的月光给辛苦的赶路人照明因此,在中秋家宴开始时,首先要祭月
再用3块石头顶个锅,煮点稀饭,向熟识的当地人要点当季蔬果:“张哥,你地里的豇豆长得好哦,整把来哇?”当地人也爽快:“随中秋节放假时间安排便整就是了”
这话传到年轻小子那里,大家就合计开了:“今年给娘娘抱个大南瓜来”这帮小子早早侦查开了,谁家的南瓜长得齐整漂亮,大小适中,中秋夜就开始行动
当地农民也很是欢迎蒲鸭儿大军的到来蒲鸭儿一来,在水田里欢腾觅食,相当于帮助农民施肥、松土、捉虫、除草了
放河灯看皮影小孩玩满天星
老成都中秋美食的重头戏,是烧鸭子
刘孝昌说,如果中秋这天月亮“不躲生”,愿意露出尊容,是个大满月,老成都就三五成群地在河边放河灯“12点后,明月高悬,旁有彩云,天地之间银装素裹,月华漫天老成都人在这美丽的月色下,在弯曲的锦江边放河灯”
明末清初,麻饼逐渐摆上老成都中秋家宴的餐桌这种麻饼也是形状扁圆,合糖馅或椒盐馅,表皮烤酥,满满地撒中秋节的英文单词上芝麻如是合糖馅,里面还要加上内江蜜饯,咬上一口,外皮酥香,内馅甜糯,满口化渣
这种麻饼只有在糕点作坊才能买到当时的老成都,远没有现在的规模,糕点作坊只有盐市口、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等主要干道才有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