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习俗 >> 中秋你的故乡有哪些传统习俗
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又是中秋。
每到中秋节,看着天上的明月,想吟唱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你在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是一个思念的节日。
乡愁是什么?也许乡愁是一张回家的车票,是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责骂......还有你所思念故乡的一花一草,这些都成为了浓浓的乡愁。
身在异乡,也不能忘了故乡的中秋习俗,看看中秋有哪些习俗呢?
赏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吃月饼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到了明代,月饼才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按照传统习俗,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
拜月
在很多地方,还有祭月、拜月的风俗。如在广东潮汕各地,每到中秋之夜,妇女们就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祭拜;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也会准备食物,燃香拜月,然后一家人围桌赏月用餐;而广西西部壮族则会在中秋前后设供桌“祭月请神”。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习俗。湖广一带习惯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习俗;在广东、香港等地,制成不同形状的灯竖起于高杆上,俗称“数中秋”或“竖中秋”。
舞火龙
舞火龙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民间习俗,代表地是香港。据说舞乐火龙以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以前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的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xs/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