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节日历史中秋古人如何过中秋

发布时间:2024/4/8 15:10:15   点击数: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

节日历史·中秋

古人何时开始过中秋

在探寻古人如何过中秋之前,要先搞清楚中秋节起源。中秋起源的首要因子是先秦时期的月亮崇拜和祭月习俗。其时间从秋分逐渐固定在中秋八月十五,这其中又有秋祀秋报庆丰收服务于农时的需要,后来汉魏时期月亮神话和传说的加入则让赏月行为有了宗教性的世俗文化意义,赏月逐渐流行于士大夫阶层。八月十五赏月逐渐普及并在唐代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最终形成影响深远的民俗节日——中秋节。

一般来说,流行的观点认为中秋节正式成为节日应当在宋代。《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中道:“中秋赏月在唐代已很流行,到了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

但唐玄宗时期的“大唐官方红头文件”——《大唐六典》中有这样的文字“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如图),也就是说在玄宗时期,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应当就是一个官方的节日,是要放假三天的(而且看起来不用调休的样子)。

尽管有孤证不立的嫌疑,但检索唐诗的标题,其中包含“中秋”、“八月十五”字眼的不胜枚举。在佐证“中秋赏月在唐代已很流行”这一点的同时,也可旁证中秋在时人心中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那么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中秋节可能确实在唐代就已经是节日,只是并非重要节日,没有后世那般受人重视。

节日习俗·中秋

宋李著《夜月看潮图》

古人如何过中秋

弄清楚中秋节的来龙去脉,就能迈入正题了。我们依照朝代时间的顺序,来看看历朝历代的古人是怎样过中秋的吧。

唐宋/饮酒赏月

TangSong/DrinkandEnjoy

唐代时,中秋并未有特色的时令食物,仅仅是小摆酒席用以“佐月”。中秋旨在赏月。至五代宋初,在陶谷《清异录》中,才出现一样中秋节的特色小食。书中道:有一食肆“张手美家”,会应季供应时令餐品,其中中秋供应便为“玩月羹”。“玩月羹”也见载于宋郑望之的《膳夫录》:“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可见“玩月羹”在宋代应当是较为普遍的中秋节日特色小食。

与唐代相比,宋代的中秋不仅仅多了时令小食,并且受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宋代的中秋节可以说是热闹非常,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便可见一斑。中秋节前,各酒楼就会上新酒,并且会将门面捯饬一番。而汴京的百姓们也会争相买酒,致使许多酒家到中午时分就再无“存货”,闭门谢客了。除去美酒,这时的时令的瓜果、螃蟹也会上市。“是时螯蟹新出,榴、榅勃、梨、枣、栗、葡萄、弄枨橘,皆新上市。”除去饮食这类口腹之欲,赏月是中秋必不可少的,达官显贵会专门搭台赏月,平民百姓则会竞相在酒楼占位赏月。总之,中秋之夜于宋代汴京的居民而言大抵是全民狂欢,是要一起“修仙”,乃至彻夜不眠的。

宋刘宗古《瑶台步月图》

月饼/熟悉的陌生人

YueBing/FamiliarStranger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便忍不住要问了:不是中秋节吗,怎么还没讲到月饼?别急,这就来了。

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可见明代嘉靖时期,杭州地区中秋有互赠月饼的习俗,也证明了在明代,中秋节与月饼正式挂钩,并被赋予了文化内涵。而在此之前,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梦梁录》同《武林旧事》中都有提及“月饼”之名,《梦梁录》中其与芙蓉饼、菊花饼之类四时皆有的点心并列,未见做法,而在《武林旧事》中其位于“蒸作从食”卷,所以“月饼”在当时应当只是一种普通的蒸制点心,并非中秋独有。

至于苏轼《留别廉守》中“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句诗句常被人用以旁证在宋代中秋就有吃月饼的风俗,但实则存疑:一则此诗是苏轼将要离开廉州时所写,约莫在七八月间,不太可能在八月十五;二则所谓“小饼”也大概率不是“月饼”。因而,综上所述,说吃月饼的习俗出现在明代是较为稳妥的。

唐宋/饮酒赏月(续)

MingQing/Eatcakeandmelon

上文好一通辩白,我们知道了:在明代中秋终于有了“板上钉钉”的吃月饼习俗。那怎么吃呢?具体可见《酌中志》中言:“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供月之后,吃月饼,那时的月饼有大小之分,供月时会从大到小,从下到上依次垒起。大的月饼就需要切开,分而食之。

《红楼梦绘本》与《清都市景》中的月饼

并且呢,吃剩的月饼还会收好放起来,等到岁末过年再吃。(放这么久真的还能吃吗,大概高油高糖都放得起吧……)

至于供奉的瓜果,也有一样鄙人以为新颖有趣的——西瓜。明代《帝京景物略》八月中秋条目中中有:“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也有类似的记载。这种分瓣切开的西瓜,被称为“莲花团圆瓜”,现在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中秋还保留有这样的“花式切瓜”的习俗。

古代版的吃瓜群众?

明清两代中秋的民间习俗大抵相类似,只是随着生产水平提高,食品的花样种类愈加繁多。譬如月饼的馅料,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载录了“刘方伯月饼”和“花边月饼”,分别是果仁馅儿和枣泥馅儿的酥皮点心,甚至有了用香油代替猪油为酥皮的素月饼。总之是花样繁多、应有尽有的。

总结·中秋

古人过中秋的活动甚多,也会有地方差异,小可不才,仅能带诸位了解古代风俗的一角而已。最后,时逢中秋佳节,无论是否在家,能否与家人、所念之人见面,大家都在同一轮明月之下,不妨抬头赏月,感受古人遗风,聊以慰藉心灵。最后的最后,多炫点好吃的,不论是广式月饼、苏式月饼,还是家乡的中秋时令美食。

祝诸位中秋愉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yb/146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