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5/28 9:20:15 点击数: 次
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秋高气爽,云淡风柔。又是一年中秋时,树影婆娑月儿圆。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各种节日风俗、仪式不仅赋予了中秋与众不同的“气质”,同时也赋予了在外游子更加浓厚的思乡之情和举家团圆的重要意义。中秋节的这些民俗习惯,流传千年,经久不息。吃月饼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到了明代,月饼才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物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月饼不只是单纯的食品更承载着团圆美满的情感送月饼的同时也送去了祝福的心意赏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把酒问月,祈求美好的生活祭月童谣云:“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月饼是不可或缺的,讲究一些的人家要将柿子和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之意;桃与石榴相对,取意“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枣和鲜栗子可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寓意“早早平安”“利市”,还要特制一张大的团圆饼以祭月,然后点燃香烛拜月。蚌埠旧时,城乡殷实人家在这天晚上全家团聚,在月亮升空以后,庭院内,设案焚香、摆上贡品,敬月祭祖,谓之“供月”。供品中绝对不能有梨,因谐音“离”而不吉利。旧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因月属阴,故而中秋祭月大多由妇女主祭,儿童也参与拜月,多带有游戏玩耍的性质。拜月后全家则边吃边赏月,看月移中天,守看月华,享受天伦之乐。这天外地游子要赶回家团聚,因此,又名“团圆节”。中秋节和端午节一样,也是商店结算往来账目的日期。中秋民间有燃灯习俗,商店张灯结彩以助月色,孩童则玩兔儿爷泥塑及拎灯游玩。嗅桂饮酒金秋八月,正是酿造桂花酒的大好时候。桂花亦象征着富贵吉祥、子孙昌盛,饮一杯桂花蜜酒,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不知不觉就成为了中秋节的习俗之一。燃花灯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不像元宵节那种大型的灯会,中秋放花灯,多集中在南方。一盏盏各式各样的明灯,与天上一轮明月交相辉映,照耀出一片璀璨梦幻的夜空。蚌埠本地消失的送子、偷青风俗中秋正值秋成时节,在祭拜月神的同时,有祈育子嗣的习俗。过去,蚌埠乡村中有中秋之夜偷瓜求子的习俗。年轻人摘毛冬瓜画上鼻子、眼睛、耳朵,有的还给瓜穿上衣服,装成小儿之状,用竹竿抬着,嬉闹着送给多年不生育的夫妻,祝愿他们早生子女。受瓜人家则请送瓜人吃瓜果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将瓜煮食,人们认为这样做便可怀孕生子。要是以后怀了孕,受瓜人还要好好谢谢偷瓜人。五河有把瓜果送新结婚的妇女,以兆生子,叫作“送子”。蚌埠周边乡村年轻人及小孩们趁夜间到野地里去“偷青”,摘些瓜果、花生、萝卜、向日葵,边吃边嬉闹,这种习俗在县里又被戏称为“摸秋”,瓜果的主人不得追究。现在,送子、摸秋之俗已不见。不管是祭拜祈福也好、相聚庆祝也罢,都不过是“人月两圆”的美好希冀。离家远行,奔波奋斗,都剪不断思乡情。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皆是共此明月光。中秋,最终是团圆的。“小时不识月,惟愿终皎洁”,在这个浪漫美好的节日即将到来之际,小编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月圆,人团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youbojixie.com/zqxs/147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