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习俗 >> 月饼上吹一口气,早产一个月
7日,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的科研人员在观测前检查近地天体望远镜运行状态。
近地小行星ES的运动状态——一条白色光带正沿着绿色十字叉所示的预报轨道运行。本版图片/新华社记者李响
据新华社电7日晚,借助有着亚洲最大“地球哨兵”之称的1.2米口径近地天体望远镜,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人员在盱眙观测基地首次观测到小行星ES。这颗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界列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
小行星两大指标均在危险分子范围
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斌接到国际小行星联合观测组织发来的“任务”,对地球具有潜在风险的近地小行星ES于9月5日过近地点,希望择机对其进行跟踪观测。
国际小行星联测网的信息显示,ES直径在米-米之间,距地球最近约为18.8倍地月距离(地月距离为38万公里),这两大指标均属于“危险分子”范围。
“更为特殊的是,ES的轨道与火星轨道距离最近时仅有0.个天文单位(18万公里),极易受到火星引力摄动而发生变轨,可能离地球越来越远,也可能直接冲向地球。”赵海斌说,一些毫无征兆的小行星突袭地球事件,往往就是因为受到了火星或木星的引力摄动。
全球已有8个台站曾观测到地球“杀手”
落户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的1.2米施密特近地天体望远镜,7日晚捕获了一张张黑白星空照片。“就是它!”指着电脑上图片中央划过的小竖条轨迹,赵海斌说:“这家伙跑得挺快啊。”
据了解,ES是美国亚利桑那州莱蒙山巡天计划于年发现的。此前,全球已有8个台站曾观测到它,而7日晚则是我国天文学家第一次追踪到这颗“危险分子”。
由于距离地球较近,它的视运动速度很快,每分钟运行27个角秒。赵海斌说:“根据我们的计算,与之前预报的位置吻合得很好,这表明天文学界对该颗小行星的轨道精度已经掌握得较高。”
■揭秘
直径超10千米小行星可毁灭地球
年彗木相撞事件发生后,国际天文学界就逐步重视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风险。目前科研人员已发现颗“潜在威胁近地小行星”。
国际天文学界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主,就近地小行星观测两次制订系统目标,第一次是在年-年期间,通过10年时间观测到90%以上直径大于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这一目标基本完成;第二次是在年-年期间,将直径在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全部观测到,目前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我国的中科院也在年组建“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动力学研究”团组,年10月在江苏省盱眙县建立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观测站,并成功安装了1.2米施密特近地天体望远镜。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研究员赵海斌介绍,所谓潜在威胁近地小行星,是因为它们的直径“相当大”,至少米;运行轨道与地球轨道也很接近,在万公里之内。
据统计分析,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以秒速10千米撞击地球时的能量,相当于30亿个广岛原子弹。天文学界普遍认为,发生在大约万年前的恐龙灭绝的原因,就是直径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
天文专家介绍说,有可能作为太空“杀手”威胁地球和人类的不仅有近地小行星,还有近地彗星。在天文学中,常把近地小行星与近地彗星统称为近地小天体。
爱国爱家群:
支持正义,消灭恶势力
守护南海自愿者群南海钓鱼群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