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0-9-18 8:20:58   点击数:
医院订阅哦!中秋节你会给孩子讲述什么样的传说

月光莹莹似水,三几朋友围坐月下,披着一身柔软流动的月光,抿几口浊酒或者煮一壶清茶,推杯赏月,再细品酥软溢香的月饼。

意境之美就这样全然浮现,情意就由心底跟着上来。

这时,当孩子缠着要你讲一讲关于中秋的传说,你会讲些什么呢?

可能是关于月饼的传说

历史并没有留下月饼起源的确切记述,然而,古人却留下了无数个美丽传说。其中,四大美女杨贵妃与月饼的“缘分”无疑是最深的。

杨贵妃给月饼起名的典故据说是这样的:八月十五赏月时,杨贵妃拿起一块饼,吃了之后甚感香甜,问叫何饼。一下人说叫胡饼,贵妃问为何叫此名,下人答曰,“因由胡人而做,又从胡地传来,所以叫胡饼。”

可是,李隆基和杨贵妃都觉得这名字不好听,于是,杨贵妃就说:“以后就叫它月饼吧。”

元末起源说

最富传奇色彩的月饼起源论当属元末起源说了。

当时正值元朝末年,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各类反抗活动纷纷涌现。朱元璋借此机会,便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很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中,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同时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果然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大获成功。明太祖朱元璋月饼起义就这么流传至今。

这些传说终究只是传说,有些还有待考证。比如朱元璋的月饼起义,就有争议称,想出此计策的是当时江苏泰州的大盐商、后来在江苏称王的吴王张士诚,而不是明太祖朱元璋。

可能是关于嫦娥的传说

想必大家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嫦娥奔月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是与玉兔为伴居于广寒宫?还是变为蟾蜍终日为西王母捣不死药?

其实中秋节约摸起源于隋唐时期,北宋太宗年间,才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而蟾蜍与月亮结缘,远早于中秋节,上可追溯至战国。

而嫦娥奔月的故事起源庞杂,东汉工程师张衡在天文学著作《灵宪》中的记载较为权威: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大意是说,西王母赐给后裔不死药,被后羿的老婆嫦娥偷去吃了,她找人算了一卦,结论是飞天大吉,然后就飞到了月球上。为什么会飞怎么飞不重要,重要的是,嫦娥飞天之后变成了蟾蜍。吃了不死药化身蛤蟆,后世因此又将不死药称作“蛤蟆丸”。

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捣药”主角玉兔何以成了嫦娥呢?

据考证:“玉兔”源于“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地称呼“虎”的土语。上古时代,巴楚一带有的民族崇虎,故将月神也称为虎神,用其土语说即“於菟”。

而后人望文生义发生了错误,便以“兔”代“菟”了。又因“於”同“玉”相近,“於菟”一名也就被后人附会成了“玉兔”。可见,玉兔捣药就是月神嫦娥捣药。

中秋节应该这样学英语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THINKINGOFMYBROTHERSONAMOONLITNIGHT

DuFu

  Wardrumsbreakpeople’sjourneydrear;

  Aswanhonksonautumnfrontier.

  Dewturnsintofrostsincetonight;

  Themoonviewedathomeismorebright.

  I’vebrothersscatteredhereandthere;

  Forourlifeordeathnonewouldcare.

  Letterscan’treachwhereIintend;

  Alas!Thewar’snot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yb/109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