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5/23 10:27:34 点击数: 次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唐代的时候,人们开始过中秋节,体现在不少诗人的诗作中,还是比较矜持的。到了两宋时代,中秋节已经成为节庆盛事。唐代有宵禁,明清时代也有宵禁。唐朝的《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了“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宋代取消了霄禁,宋代人过中秋节是可以欢庆个通晓的。无论是宫廷皇族、文武百官,还是民间市井百姓,绝对称得上是举国欢庆。宋人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秋》里如此记述道: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排当,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皆临时取旨,夜深天乐直彻人间。御街如绒线、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谓之“歇眼”。宋朝时,每年的中秋节,皇帝都要举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出席。君臣同乐,赏月赋诗,喝美酒,品美食,斗茶分茶,祭祀月神,也是其乐融融,共享人间美好。皇帝和百官们过中秋节,歌舞升平,美食美酒,那叫一个爽。宋代过中秋节具体是怎样的盛况?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里写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南宋吴自牧《梦梁录》里也记述了宋人中秋时节的盛况: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从宋人著述的这两段文字里可以看出,中秋之夜,富贵人家有富贵人家的奢华铺张过法,普通人家也有普通人家的过法,即使是贫穷人家,也要慷慨一回,解衣买酒,过个丰盛的中秋佳节。宋代人过中秋还兴起了放灯、赏灯的习俗。《武林旧事》里有这样的记述: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观者。或谓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观美也。中秋之夜,各种灯烛,华光辉映,流光溢彩,繁华富丽的景象也堪比元宵节的盛况了。至于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在水面上漂浮,灯光水光交相辉映,想想都觉得诗意壮观,美不胜收。宋代的吃食也相当丰富。而中秋时节,又恰逢各种瓜果收获之际,吃食就更加丰盛了。《东京梦华录》里记述的各种美食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馋涎欲滴。在宋代,中秋节的时候,宫廷里流行吃一种叫“宫饼”的食品,民间把这种饼也俗称为“小饼”或者“月团”。苏东坡的诗里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诗里的酥和饴,指的应该就是酥油和饴糖。古体诗就有这种好处,吃的东西,里面有什么,都明明白白。在古代,文史不分家,古代诗文,都可以是史。在宋代过个中秋节,也是够疯狂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youbojixie.com/zqyb/160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