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 中秋起源 >> 病例讨论丨高龄8促8移失败强化免疫
一般情况:陆女士,43岁,出生年月:年10月,身高:cm,体重:60kg,BMI:24,职业:职员(电脑)学历:大专。
主诉:试管移植未着床6次,生化2次。
现病史:年结婚,双方均为初婚,婚后性生活规律,因未避孕未孕4年,男方少弱精于年4月开始行ICSI助孕,促排8次,移植8次,其中未着床6次,生化2次:
一促: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超长方案,获卵9个,配成3优胚。
一移:年9月24日ET-D3*2,未着床,冻存1个。
二移:年10月29日FET-D3*1,未着床,冻存0个
年11月21日因检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2年”,在广西医科大行全麻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右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切除术+双侧输卵管通液术+肠粘连松解术。
二促:年7医院就诊行ICSI助孕,超短方案,获卵7个,配成4个优胚。
三移:年7月18日ET-D3*2,未着床,冻存2个。
四移:年1月23日FET-D3*1(自然周期)生化,HCG高90.63,冻存0个。
三促:年6月长方案,获卵3个,配成2个优胚。
五移:年7月17日ET-D3*2,生化,HCG最高,冻存0个胚胎。
四促:年6月微刺激方案,获卵3个,配成0个。
因四促五移失败,无冻存胚胎,该患者于年8月面诊刘湘源教授,完善相关免疫检查,发现:抗膜联蛋白A2抗体:46.86↑、PS/PT-IgM:29.92、CD19:13.03%、TNF:27.32↑、IL-10:0.30↓、IL-6:.04↑、PAgT:95%↑、血栓弹力图:K:0.9↓、a角:75.4↑、MA:68.9↑、D-D聚体:0.60、25-OH-VD:44↓、AMH:0.6↓,PRL:27.33↑,诊断:①不育,②反复种植失败,③OAPS,④细胞免疫紊乱,⑤维生素D不足,⑥易栓症,⑦DOR,⑧高泌乳素血症,给予骨化三醇、阿司匹林、维D钙、辅酶Q10、DHEA、维E,溴隐亭等治疗,一医院行ICSI助孕:
五促:年9月,拮抗剂方案,获卵11个,配成4个胚胎,2个优胚冻存,2个中胚养囊失败。
年10月超声发现粘膜下子宫肌瘤,在广西医科大行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剔除术。
年7月补充OGTT、INS检查,发现INS:oh/1h/2h/3h:45.40↑-.39-.30-82.09↑,诊断胰岛素抵抗,给予二甲双胍治疗配合有氧运动等,年9月给予羟氯喹(赛能)、阿司匹林、达肝素钠注射液(法安明)、美卓乐片、环孢素、维E、叶酸片、甲磺酸溴隐亭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移植前10天宫腔灌注1次(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六移:年10月8日,人工周期准备内膜,移植日内膜8.1mm,A-B型,FET-D3*2个(8G1),移植后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盐酸屈他维林、间苯三酚等治疗,未着床,冻存0个胚胎。
因无冻存胚胎,该病人于年1月再次面诊刘湘源教授,给予:羟氯喹(赛能)、阿司匹林、辅酶Q10、维E、叶酸、维D钙、勃锐精、蒲公英茶、DHEA、盐酸二甲双胍片、甲磺酸溴隐亭片等治疗,用药数月后,该病人因卵巢低反应于年8月就医院行ICSI助孕:
六促:自然周期方案,获卵2个(1个成熟、1个半熟)配成1个胚胎(8G2级)冻存。
七促:年9月,上海方案,获卵5个(2成熟、2半熟、1未熟),配成2个(1个8G2、1个4aa囊胚)冻存。
八促:年10月,上海方案,获卵2个(1半熟、1未熟)配成1个(6G2级)冻存。
年1月7日在本院行宫腔镜探查,术中探查情况:宫颈管及宫腔形态正常,内膜粉红,厚,分泌期改变,双侧宫角血管呈放射样改变,双侧输卵管开口隐约可见;免疫组化提示:CD57:间质14个/HPF,CD38:间质个/HPF,CD34:间质30个/HPF,CD:间质2个/HPF,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给予盐酸多西环素片联合甲硝唑治疗一个疗程,并同时给予宫腔灌注3次(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七移:年5月7日,促排卵周期准备内膜,移植日内膜8.1mmC,FET-D3*2(8G2、6G2),未着床,移植前后在第6次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他克莫司治疗。
再次失败后,该病人于年6月请郭仲杰主任会诊,复查内膜免疫组化结果:CD57:间质2个/HPF,CD38:间质10个/HPF,CD34:间质32个/HPF,CD:间质未见阳性细胞,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aPT-IgM:18.47↑,抗β2GP1结构域1抗体:26.67↑,给予焕新膏、参精养宫膏、甲泼尼龙、羟氯喹、维D钙、肌醇、二甲双胍等治疗;该病人因自觉月经量明显减少于年8月就诊广西中医药大学仁爱分院,给予中药调理(具体用药不详)2个月,自觉月经量较前增多,于-12进周,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
八移:-12-31,移植日内膜9.4mmC,FET-5D*1(4AA解冻孵化成5AA),移植前后给予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依诺肝素、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利托君、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等治疗,未着床,目前仅冻存一枚D3(8G2)胚胎。
既往史:子宫肌瘤(已剔除)。
家族史:无特殊。
过敏史:未发现。
风湿免疫相关症状:未发现。
既往治疗方案:曾接受抗凝,调节免疫,黄体支持、中药等保胎治疗。
月经史:12岁初潮,周期26-28天,经期7天,年开始月经量减少,年月经量明显减少,色暗,周期缩短22-24天,经期6天,无经期腹痛、腹泻、头痛。
婚育史:年结婚,G0P0A0
手术史:年11月21日因检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2年”,在广西医科大行全麻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右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切除术+双侧输卵管通液术+肠粘连松解术;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行宫腔镜下黏膜下肌瘤剔除术;年1月7日在本院行宫腔镜探查。
配偶情况:体检正常;精子常规:严重少弱精、DFI:30.2%;染色体:46xy15ps。
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女方
一般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均正常。
遗传:染色体核型46XX。
叶酸代谢基因:无风险。
生殖:AMH:1.23-0.60↓(-8)-0.46↓(-3)。
生殖解剖:无异常。
代谢和内分泌:甲功五项:TSH:2.90(-1)-1.62(-12),TPOab、TGab均正常。糖耐量实验:oh/1h/2h/3h:5.09-8.84-4.93-3.59(-7)。胰岛素释放试验:oh/1h/2h/3h:45.40↑-.39-.30-82.09↑(-7),0h/1h/2h/3h:87.65↑-.34-.89-90.88↑(-1),0h/1h/2h/3h:5.49-76.98-55.01-5.14(-1),25-羟维生素D:44↓(50-)-77(-11)。
感染:抗乙肝病毒五项、抗HIV抗体、抗丙肝病毒抗体均正常、T-SPOT阴性。
免疫相关:ANA:阴性,抗dsDNA:阴性,抗ENA抗体谱:阴性,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未见异常,抗a-胞衬蛋白抗体:7RU/ML(0-25)(-06),淋巴细胞亚群:NK:11.32%(-08)-14%(-06)-22%(-06),CD19:13.03%(-08)-14%(-06),细胞因子谱:TNF-α:27.32↑%、IL-10:0.30↓、IL-6:.04↑。夫妻HLA:2个位点相同。
凝血相关:狼疮抗凝物:LA1/LA2:正常,抗β2GP1IgG/IgM/IgA:正常,ACAIgM/IgG/IgA:正常,非经典APS谱:ANXA2:46.86↑ng/ml-08)-29.93ng/ml(-06)-14.20ng/ml(0-40)(-06),ps/pT-IgM29.92ng/ml(-08)-19.01ng/ml(0-30)(-06),apT-IgM:18.47↑Uml(0-18),抗β2结构阈1抗体:26.67↑(0-20)(-06),HCY:正常,PS、PC、ATIII:均正常,血栓弹力图:K:0.9↓、a角:75.4↑、MA:68.9↑,血栓前四项:未查
男方
遗传:染色体核型:46xy15ps,
精液:严重少弱精,
HCY:未查,
叶酸代谢基因:CT:C/T型,AC:A/A,A66G:A/G,
DFI:30.2%↑
诊断、治疗及预后诊断:①不育,②RIF,③细胞免疫紊乱,④IR,⑤易栓症,⑥DOR,⑦OAPS,⑧高泌乳素血症。
治疗:第7次移植用药:
第8次移植用药
备注:4AA囊胚,解冻当天孵化成了5AA囊胚
男方精液常规:
待探讨问题1.该患者,高龄,8促8移,6次未着床、2次生化,通过了强化免疫等治疗,导致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现在仅存一个D3*1(8G2),下一步如何治疗,可以帮助她获得成功?
讨论1.郭仲杰(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这个病例确实去年一直在治疗,我们简单做一个回顾,如果没有隐瞒病史,她就是一个原发性不孕患者。男方因素是主要因素,所以选择了二代试管,在做二代试管过程中出现反复移植失败,所以后来找到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因素-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做了剔除术,包括经腹和宫腔镜下剔除,解决了解剖结构上面的因素。解决之后,移植还是失败,后面结合她的检验,发现细胞免疫紊乱、自身抗体及凝血异常问题,把我们日常可用的药物都用上了,但接着尝试了三次移植,最终还是竹篮打水。
我们回头看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个病人的输卵管通畅度检测,做的是B超造影,但没有三维彩超上面那种成像图片,不清楚用的是哪款设备,也不知道用的是不是专门的超声造影剂,似乎是一个存疑的地方,所以建议后续重新做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因为输卵管因素,尤其是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炎症可导致胚胎移植着床率下降50%。无论是超声下的,还是x光下的子宫输卵管造影都是比较迫切,很有必要的。
第二个问题,这个病人高龄,用自己的卵行上海方案,做PGS(移植移植前染色体检查)应该更好,对于保证胚胎的质量很有好处的,无论胚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优胚还是囊胚,分级是AA或是BB,实际上这都是基于胚胎形态学分级,但其遗传学情况是不得而知的。我们也知道35岁以上女性胚胎异常的概率比较高,胚胎异常也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第三个问题是种植窗口问题,因为移植次数非常多,都是按照传统移植窗:“囊胚p+5,卵裂胚P+3”这个时间去移植,没有一次成功。那么会不会这个患者种植窗口跟一般女性不一样?所以种植窗的检测必要,可以指导我们后续移植时机选择。免疫方面,至少我们现在能做的检查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针对这些问题用了药物,所以我不大相信是免疫方面的调节不足所导致的。当然刚才黄主任在汇报病历的时候,也提到一个事实,这位患者可能经济实力有点欠缺,刚才提到的几个点:包括输卵管检测,胚胎检测,种植窗检测,她究竟能不能负担?这是社会因素。
2.胡燕军(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我是生殖科医生,也碰到过非常多类似的案例。
第一个话题就是患者高龄。该患者31岁结婚,经历3年不孕后在34岁走上了试管道路,她也不是不够努力,试管一直做到目前44岁的超高龄。可惜她结婚年龄还是偏晚了一点,如果24~25岁就结婚,27~28岁就开始做辅助生育,可能结局又会不一样,也许找到各位生殖免疫大咖的时候还不到40岁,还是有办法帮她解决问题的。无奈这个病人在40岁前一直都在生殖科就诊,生殖科对于反复移植失败的病因筛查和处理,会从输卵管积水、子宫内膜因素和容受性等方面着手,通过宫、腹腔镜去处理,较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qy/1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