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_中秋节_中秋月饼

艾美送祝福唠唠嗑,古代人中秋节咋过

发布时间:2020-9-26 19:22:53   点击数:

中秋节到了,在这个日子全家团聚共赏明月,是仅次于春节的团圆的日子。但是过了这么多年的中秋节,小编觉得现代过中秋节已经远远没有古代过得有味道,很多习俗已经被遗忘在岁月中了。那么今儿咱们就唠唠古代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对于古代过中秋节的场景记载得最多的朝代是南宋,南宋的首都是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历来都是人文圣地,其繁华景象非他处可比。

据史书记载,在中秋之夜,上自皇室下至贫穷之家,都有设宴赏月的习俗。皇宫中的宴会有乐队伴奏雅乐,可谓高贵豪华。而豪门大户登高楼逛轩之上,一边大排筵席一边饮酒高歌。

至于穷人家,哪怕典当衣服也要买酒欢度节日。等到晚上的酒宴过后,临安城便迎来了全民游玩狂欢之夜。这一夜大街上的买卖一直要延续至第二天凌晨,尤其是点心铺、胭脂香铺这些和喜庆氛围有关的店面都将各色货物陈列出来,史书里记载这个场面寥寥几句就把场景勾勒出来了——“夸多竞好,谓之‘歇眼’。灯烛华灿,竞夕乃止”。游人们“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此外在临安的中秋夜还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在钱塘江上放灯。在宋代,钱塘江潮水数次侵蚀城东的良田,人们为祈愿平安,遂有此举。数十万盏水灯浮满江面,有如繁星一般灿烂,这种场面在现在只能靠想像了。

到了明清时期,社会的人文气息得到了发展,这个时期中秋节的风俗又有了不同的变化。同样是杭州城,中秋祭月的祀品除月饼、方柿、石榴、栗子等食品外,到处还挂满了彩灯。

中秋之夜吃的东西也比较有地域特色,除了月饼之外,每一家都煮毛豆荚和芋艿,这个季节的的毛豆和芋艿都非常好吃。

刚才所说的习俗,大多因时代的变迁也有变化。比如钱塘江上放灯的习俗,在明清时期就消失了。烧香斗的习俗也消亡于民国年间。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只要有空随时可以出行游玩,所以中秋之夜出游的习俗也已消失多年。

现在只有两样习俗保留至今。一个是吃月饼,现在月饼的大批量上市还得是中秋之前,平时基本也想不起来吃。另一个当然就是送月饼,而且月饼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更奢华的月饼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

说到这儿,小编又想老生常谈一下。现在大家休闲娱乐方式都很多元化了,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众多传统节日,“节味”似乎渐行渐远。商场利用这些节日大搞促销,很多人也把节日当成狂欢,而过去那些传统的习俗都消失不见了。

其实向中秋节这种传统节日承载着宝贵的文化,带着文化诉求过节更能品味到过节的乐趣。如果中秋节这三个字仅仅与“吃月饼”、“聚会”、“放假”划等号,那可真是社会文化的退步了。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ubojixie.com/zqyb/11044.html

------分隔线----------------------------